IPO進程“中止”2個月后,微眾信科在科創板的路徹底斷了。
4月15日,上交所披露,2021年4月15日,深圳微眾信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即“微眾信科”)因發行人撤回發行上市申請或者保薦人撤銷保薦。根據《審核規則》第六十七條,上交所終止其發行上市審核。
據貝多財經了解,此前的2021年2月1日,上交所曾披露信息稱,因發行人(微眾信科)涉嫌重大違法行為,被立案調查或者被司法機關立案偵查,尚未結案。上交所根據相關規定,中止其發行上市審核。
科創板上市之旅終結
此次終止審核,代表著微眾信科的在科創板上市徹底失敗。截至2021年4月15日,包括微眾信科在內,上交所科創板共有99家處于“終止”狀態的企業。此外,還有50家企業處于“中止”狀態,多數需要更新財務資料。
據了解,處于“中止”狀態中的企業,僅有依圖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依圖科技”)屬于其他事項而中止。信息顯示,2021年3月11日,依圖科技因發行人及保薦人主動要求中止審核,理由正當并經上交所同意而中止發行上市審核。
事實上,微眾信科也是擬科創板上市企業中首家因立案調查而中止,進而終止的企業。貝多財經了解到,微眾信科在科創板的IPO申請最早于20220年6月22日獲得受理。
根據招股書,微眾信科擬募資2.59億元,投向大數據征信平臺建設項目和大數據風控實驗室建設項目等。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末,該公司累計為超過450萬戶中小微企業生成了超過1000萬份征信報告。
財務方面,2017年至2019年,微眾信科的營收分別為3223.12萬元、6935.34萬元、1.54億元,凈利潤為533.04萬元、-311.04萬元、4900.7萬元。2020年前三季度,微眾信科實現營業收入1.15億元,實現凈利潤0.36億元。
根據介紹,微眾信科主要依靠征信科技服務與信用科技一體化服務獲得收入。其中,核心產品征信科技服務在2017年、2018年、2019年三年間,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分別為97.39%、86.99%、71.10%。
報告期各期,微眾信科來自前五大客戶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634.69 萬元、4733.67 萬元、8490.05 萬元與1679.84 萬元,占各期營業收入比重為81.75%、68.25%、55.04%與52.47%。
數據還顯示,微眾信科2017年、2018年的應收賬款賬面余額分別是1288.73萬元、2223.7萬元,分別占當期營業收入39.98%、32.06%。而在2019年,該指標增加至6212.24萬元,同比上漲179%,占比達到40.28%。
實控人被立案成為攔路虎?
經歷了數輪問詢后,微眾信科于12月7日在科創板首發上會獲得通過。若實現上市,微眾信科有望成為“征信科技第一股”。但好景不長,微眾信科的IPO進程在2021年2月便被“按下”中止鍵。
根據上交所公告,微眾信科因發行人及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涉嫌貪污、賄賂、侵占財產、挪用財產或者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犯罪,或者涉嫌欺詐發行、重大信息披露違法或其他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態安全、生產安全、公眾健康等領域的重大違法行為,被立案調查或者被司法機關立案偵查,尚未結案。
而根據微眾信科招股書(2020年11月26日上會稿)披露,截至2020年8月31日,微眾信科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控股子公司和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和核心技術人員不存在作為一方當事人可能對發行人產生影響的刑事訴訟、重大訴訟或仲裁事項。
在此之前,科創板上市審核委員會還要求微眾信科說明:對服務對象的資質是否有根據相關法規的驗證操作,發行人本身、以及向發行人提供數據的機構,獲得數據是否存在法律風險等。
事實上,近幾年,征信領域多有公司出現被立案調查的情況。近期,杭州魔蝎數據科技有限公司還因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被判處罰金3000萬元。同時,多名負責人被判刑并處罰金。
此前,對于中止上市一事,微眾信科曾回應媒體稱,“上市只是中止,并非終止,公司經營一切照舊”。微眾信科表示,此事涉及實控人個人行為,實控人平時并不參與公司的經營。
而今,微眾信科已然被“打臉”,其上市進程由“中止”變為“終止”。據貝多財經了解,微眾信科的控股股東為深圳市中潤四方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潤四方”),實際控制人為孫淏添,合計控制該公司41.59%的表決權。
招股書顯示,孫淏添在微眾信科僅擔任董事一職。不過,中潤四方則提名了該公司股東趙彥暉出任微眾信科董事長一職。同時,微眾信科的董事耿心偉、曾源以及孫淏添均由中潤四方提名。
據《每日經濟新聞》此前報道,早在十余年前,海口某部門副局長因貪污落馬,一位同樣名為“孫淏添”的人士是其中一名行賄人,他為了拿到項目,先后行賄265萬元。
經分析對比,該行賄人“孫淏添”與微眾信科的實際控制人孫淏添存在部分信息重合的情況,包括企業經營范圍以及相關聯系方式等。不過,微眾信科在招股書并未披露其實控人孫淏添有在海南工作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