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行星
來源|貝多財經
近日,廣聯科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聯科技”)向港交所提交招股書,沖刺港交所主板上市,建銀國際為其獨家保薦人。
貝多財經了解到,廣聯科技的全稱為深圳廣聯數科科技有限公司。天眼查信息顯示,該公司成立于2012年,前身為深圳市唯恩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為朱雷,全資股東為Carlink HongKong Limited。
據招股書介紹,廣聯科技是一家中國汽車后市場行業的智能網聯服務提供商,致力于為汽車后市場行業的行業參與者(如4S店)開發全面的行業特定解決方案,以提高其營銷及運營效率。
據貝多財經了解,所謂汽車后市場指汽車售出后所有與汽車相關的一系列服務,包括汽車零部件銷售、汽車維修及保養、汽車融資租賃、汽車保險及二手車市場等。
根據灼識咨詢報告,2018年至2022年,中國汽車后市場規模以6.8%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并于2022年達到4.7萬億元。在未來,預計將繼續以13.6%的增速增長至2027年的8.8萬億元。
智能網聯技術的持續完善及應用,為汽車后市場行業發展智能網聯服務提供了有力支持。
灼識咨詢資料顯示,中國汽車后市場智能網聯服務的規模已由2018年的66億元增至2022年的109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13.1%。同時,預計將繼續以21.2%的復合增長率增長至2027年的283億元。
廣聯科技在招股書中稱,其在IoV硬件、大數據算法模型、SaaS系統等相關領域都累積了扎實的行業經驗,目前主要提供數字化鏈接解決方案和涵蓋SaaS訂閱服務及SaaS+增值服務的數字化營銷及管理解決方案。
據灼識咨詢報告,按2022年的收入計,廣聯科技在中國汽車后市場行業的數字化營銷及管理解決方案市場中排名第一,市場份額達5.6%;在中國汽車后市場行業的智能網聯服務市場中排名第二,市場份額達3.8%。
但是,廣聯科技的財務表現難言穩定。2020年、2021年和2022年,該公司的營收分別為3.52億元、3.27億元和4.14億元,凈利潤分別為4839.3萬元、3507.3萬元和4741.7萬元,整體保持增長態勢。
僅就營收而言,廣聯科技2021年的收入較2020年有所下滑,2022年重新實現增長。與此同時,廣聯科技的凈利潤也在2021年出現了一定的下滑。廣聯科技在招股書中稱,主要由于年內數字化鏈接解決方案的收入減少所致。
按照具體業務劃分,廣聯科技的兩大業務營收能力雖然可以稱得上“平分秋色”,但整體走勢卻不盡相同。
其中,數字化鏈接解決方案的收入分別為2.1億元、1.76億元和1.73億元,分別占總收入的59.8%、53.8%和41.7%,占比連年走低。
同期,廣聯科技的數字化營銷及管理解決方案業務收入分別約為1.42億元、1.51億元和2.42億元,占比分別為40.2%、46.2%和58.3%。但需要指出的是,該項業務增長背后的主要“功臣”是2021年所推出的SaaS+增值服務,而其SaaS訂閱服務收入則在連年下滑。
對于多項主營業務收入持續下跌的現狀,廣聯科技在招股書中解釋稱,這主要是由于后疫情時期中國境內實施的旅行限制,導致4S店客戶對其數字化營銷及管理解決方案需求的減少。
據招股書披露,2022年年內,廣聯科技為超過2800家4S店提供數字化營銷及管理解決方案。此前,該公司與客戶A已保持了十年的業務關系,該客戶截至2022年12月31日營運超過700家4S店,而廣聯科技的服務也基本實現了該客戶旗下店面的全覆蓋。
此外,客戶A穩居廣聯科技合作客戶銷量的榜首,為該公司的最大客戶。報告期內,廣聯科技向客戶A銷售的所得的收入分別為1.43億元、1.03億元和9020萬元,分別占其同期總收入的約40.7%、31.6%和21.8%。
事實上,長期的合作關系背后亦存在著過度依賴帶來的隱憂。廣聯科技方面亦表示,雖然客戶A貢獻的收益部分雖在往績記錄期間持續減少,但其與客戶A的合作仍在不斷深入。
而若客戶A進一步大幅削減向廣聯科技采購的數量,該公司可能無法在短期內通過尋找新客戶或增加向其他客戶的銷售的方法補償有關虧損,其經營業績、財務狀況及業務前景都可能遭到重創。
本次上市前,朱暉通過ZH-tendency持有廣聯科技26.13%的股份;其胞兄朱雷通過ZL-expectations持股10.89%。據招股書介紹,朱暉及朱雷為一致行動人,二位有權行使該公司已發行股本總額約51.33%附帶的投票權。
同時,蔣忠永通過J-Visionary持股8.56%,趙展通過ZZ-Intelligent持股2.97%,煙臺隆赫持股12.11%,興民智通(SZ:002355)通過聯興永盛持股9.08%,楊斌通過利通持股4.37%。
此外,廣聯科技的股東還包括Huaixin Co-stone、Lingyu Co-stone、鼎暉投資、高發投資。目前,朱雷為廣聯科技執行董事兼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