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飛仕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飛仕得”)遞交招股書,準備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本次沖刺科創板上市,飛仕得計劃募資4.54億元,國信證券為其保薦機構。
據招股書介紹,飛仕得的主營業務為功率系統核心部件及功率半導體檢測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并提供相關技術服務,其中,功率系統核心部件產品包括功率器件驅動器、功率模組,功率半導體檢測設備產品包括功率半導體實驗室檢測設備等。
天眼查信息顯示,飛仕得成立于2011年9月,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一家以從事專業技術服務業為主的企業。目前,該公司的注冊資本為4500萬元,法定代表人為施貽蒙,股東包括施貽蒙、徐曉彬、李軍等。
據驅動器廠商PI公司2022年度報告,其驅動器主要競爭對手中,飛仕得是唯一的國內廠商(PI年報披露:“我們的驅動器產品可與博通、英飛凌、三菱、富士、賽米控和飛仕得等公司的替代產品競爭”);
而根據Yole報告,中國企業在功率器件驅動器市場份額正穩步提升,其中,飛仕得是中國領先的板級功率器件驅動器生產商(Yole報告披露:“Bronze Technologies and Firstack are the top board gate driver manufacturers in China.”)。
2020年、2021年和2022年,飛仕得的營收分別為1.64億元、1.80億元和2.91億元,凈利潤分別為6306.76萬元、5149.56萬元和8061.73萬元,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6193.22萬元、4841.64萬元和7046.18萬元。
貝多財經了解到,飛仕得的收入主要來自功率系統核心部件。報告期內,飛仕得的功率系統核心部件收入分別為1.57億元、1.71億元和2.78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5.67%、95.45%和95.58%。
招股書顯示,飛仕得的毛利率呈下滑態勢,報告期內,飛仕得的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56.61%、52.40%和48.53%。飛仕得在招股書中解釋稱,該公司毛利率主要受產品售價、產品成本以及產品銷售結構等因素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飛仕得還存在客戶集中度較高的風險。報告期內,該公司前五大客戶銷售收入分別為1.22億元、1.15億元和1.85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4.67%、63.67%和63.46%,主要為風力發電、光伏發電、新能源汽車和工業控制領域的企業。
本次上市前,飛仕得的實際控制人為施貽蒙。據招股書介紹,施貽蒙直接持有該公司63.1628%的股份,通過其控制的杭州斯年控制該公司1.2893%的股份,直接和間接合計控制該公司64.4521%的股份。
IPO前,施貽蒙持股63.1628%,徐曉彬持股13.6744%,李軍持股4.8642%,杭州松元、云揚投資均分別持股3.9070%,云汐投資分別持股3.2233%,杭州存志持股3.2233%,陳向東持股1.4535%,杭州斯年持股1.2893%,銀杏堡投資持股0.8721%,張軍明持股0.3256%。
其中,杭州存志(員工持股平臺)受徐曉彬控制,據此徐曉彬直接和間接合計控制飛仕得16.9953%的股份;云揚投資和云汐投資執行事務合伙人均為杭州風信子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系同一控制下企業,二者合計持有飛仕得7.1303%股份。
目前,施貽蒙為飛仕得董事長、總經理,徐曉彬為該公司董事、副總經理,李軍為副總經理,陳向東、張軍明均未在該公司任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