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斗魚(Nasdaq:DOYU)發布了2023年第一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業績。財報顯示,斗魚2023年第一季度營收14.83億元(約2.16億美元),較2022年同期的17.96億下降17.4%。
按收入結構來看,斗魚2023年第一季度的直播服務營收為13.69億元,較2022年同期的17.27億元下滑20.7%;廣告和其他營收為1.141億元,較2022年同期的6840萬元增長66.6%。
貝多財經了解到,斗魚已經連續五個季度收入同比下滑。此前斗魚公布的財報顯示,斗魚2021年第四季度的收入為23.28億元,同比增長2.6%。而2022年第一季度,斗魚的收入則開始下滑。
具體來看,2022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斗魚的營收分別為17.96億元、18.33億元、17.98億元和16.81億元,分別同比減少16.6%、21.6%、23.4%和27.9%,下滑幅度均達到兩位數。
在收入下滑的同時,斗魚的虧損規模也有所收窄,并在2022年第四季度實現了一定程度上的盈利。而不按美國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斗魚在2022年第四季度仍錄得一定的虧損,但虧損金額已經大幅收窄。
2023年第一季度,斗魚則實現了扭虧為盈。財報顯示,斗魚2023年第一季度的凈利潤為1450萬元,而2022年同期凈虧損8690萬元。若不按美國通用會計準則,斗魚2023年第一季度的調整后的凈利潤為2580萬元,而2022年同期凈虧損5250萬元。
但在運營層面,斗魚仍處于虧損狀態,但虧損規模大幅收窄。財報顯示,斗魚2023年第一季度的運營虧損2730萬元,而2022年同期為1.012億元。若不按美國通用會計準則,斗魚2023年第一季度調整后的運營虧損為2730萬元,而2022年同期運營虧損6800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斗魚還因平臺治理問題而遭到強監管。針對斗魚平臺存在的色情、低俗等嚴重生態問題,5月8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指導湖北省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派出工作組,進駐斗魚平臺開展為期1個月的集中整改督導。
斗魚方面回應稱,將積極配合檢查和指導,認真按照監管要求深入開展內容整改等工作,還稱“目前斗魚平臺運營一切正常,感謝社會公眾的關注和監督,斗魚將進一步優化平臺內容審核機制,切實履行平臺監管責任,營造更加健康積極的網絡直播環境。”
貝多財經發現,斗魚的活躍用戶仍在減少。2023年第一季度,斗魚的平均移動MAU(月活躍用戶)為5020萬,而2022年第一季度為5510萬,相對減少490萬。2023年第一季度,斗魚平均付費用戶數量為450萬,而2022年第一季度為640萬,相對減少190萬。
此前財報數據顯示,斗魚2022年第四季度的平均移動MAU則為5740萬,較2021年第四季度的6240萬減少8.0%;平均付費用戶數量為560萬,而2021年同期為730萬,同比下降23.2%。
整個2022年,斗魚的平均移動MAU同比下滑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