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哈爾濱敷爾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敷爾佳”)在深圳證券交易所的審核狀態有所更新,變成了“提交注冊”。據貝多財經了解,敷爾佳于2021年9月遞交招股書,2022年9月獲得上市委會議審議通過。
就在2023年5月12日,敷爾佳還遞交了招股書(注冊稿)。相較于此前招股書,敷爾佳更新了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財務數據等信息。同時,敷爾佳還披露了2023年1-3月(第一季度)的業績。
據招股書介紹,敷爾佳是一家從事專業皮膚護理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公司,在售產品覆蓋醫療器械類敷料產品和功能性護膚品,主打敷料和貼、膜類產品,并推出了水、精華及乳液、噴霧、凍干粉等其他形態產品。
敷爾佳在招股書中表示,基于對透明質酸鈉及膠原蛋白的研究,該公司形成了以適用于輕中度痤瘡、促進創面愈合與皮膚修復的II類醫療器械類產品為主,多種形式的功能性護膚品為輔的立體化產品體系。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分析報告,2021年,敷爾佳的貼片類產品銷售額為貼片類專業皮膚護理產品市場第一,占比15.9%;其中醫療器械類敷料貼類產品占比17.5%,市場排名第一;功能性護膚品貼膜類產品占比13.5%,市場排名第二。
2020年,敷爾佳簽約袁姍姍、鄧倫為品牌代言人,還冠名了綜藝節目《妻子的浪漫旅行》、《中餐廳4》。而2021年,敷爾佳贊助綜藝節目《誰是寶藏歌手》、《牛氣滿滿的哥哥》等,并簽約了趙露思為敷爾佳&卉呼吸面膜品牌代言人,演員柳巖也是敷爾佳品牌的“摯友”。
此次沖刺上市,敷爾佳價值幾何?
一、業績增速持續放緩,稱行業表現相對較弱
貝多財經發現,敷爾佳的業績整體保持增長態勢。2020年、2021年和2022年,敷爾佳的營收分別為15.85億元、16.50億元和17.69億元,凈利潤分別為6.48億元、8.06億元和8.47億元,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4.77億元、7.74億元和7.66億元。
對比來看,敷爾佳的營收增速已經開始大幅放緩。此前招股書數據顯示,敷爾佳2018年、2019年的收入分別為3.73億元、13.42億元。據此計算,敷爾佳2019年的營收增長率為259.44%,2020年、2021年則分別為18.07%、4.08%,2022年則約為7.25%。
同樣,敷爾佳的凈利潤增速從2020年開始同樣明顯慢了下來。據此前招股書披露,敷爾佳的2020年、2021年的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2.04%和21.38%,其中2020年成為敷爾佳近五年來唯一一次凈利潤負增長。
最新招股書顯示,敷爾佳在報告期內的凈利潤規模持續增長,但2022年的扣非凈利潤則相較于2021年減少736.7萬元。此外,敷爾佳2023年第一季度的扣非后凈利潤也有所下滑,同比下降5.19%。
根據大華會計師出具的審閱報告,敷爾佳2023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收3.73億元,同比增長5.38%。敷爾佳在招股書中稱,主要受宏觀經濟波動影響,消費復蘇的節奏仍較慢,行業整體表現相對較弱,該公司收入增速亦有所放緩。
2023年第一季度,敷爾佳實現凈利潤1.59億元,同比變動-1.42%,原因是隨著線上銷售占比的提升,銷售費用有所增加,營業利潤率略有下降;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1.50億元,同比變動-5.19%。
同時,敷爾佳預計該公司2023年1-6月(上半年)的營收約為8.1億元至8.8億元,同比變動-0.9%至7.7%;預計歸母凈利潤3.25億元至3.65億元,同比變動-9.1%至2.1%;預計扣非后凈利潤3.15億元至3.55億元。
對于營收、凈利潤增速變動幅度不同,敷爾佳在招股書中解釋稱,該公司持續推出新品,并積極拓寬線上銷售渠道,宣傳推廣費用相應增加,因而凈利潤增速預計略緩于收入增速。
二、重營銷、輕研發,核心技術遭質疑
事實上,敷爾佳的銷售費用連年飆升。報告期內(2020年至2022年),敷爾佳的銷售費用分別為2.65億元、2.64億元和3.90億元,銷售費用率分別為16.75%、16.01%和22.06%,銷售費用金額增長較快,且銷售費用率不斷增長。
敷爾佳在招股書中提示風險時稱,由于目前該公司仍處于市場開拓階段,市場推廣投入持續增加,尤其是廣告宣傳推廣費用投入增長較快,未來銷售費用可能持續增長,若上述銷售費用投入無法取得預期效果,則可能使其盈利能力下滑。
相比之下,敷爾佳的研發費用則不值一提。報告期內,敷爾佳的研發投入分別為147.97萬元、524.29萬元和1542.61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0.09%、0.32%和0.87%,遠低于銷售費用。
敷爾佳在招股書中表示,該公司主要集中精力于產品配方及配比的研發,完成了兩個特殊化妝品類產品及多個普通化妝品的研發。報告期內,敷爾佳的自主研發支出分別為64.27萬元、95.41萬元和193.89萬元。
另外,敷爾佳存在委托研發的情形,受托方包括江南大學、四川大學等。此前,創業板上市委在現場問詢時要求敷爾佳進一步說明核心技術的創新性,報告期業績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以及競爭優勢的可持續性、競爭劣勢的改善措施。
和敷爾佳一樣,已在港交所上市的巨子生物(HK:02367)研發費用率同樣較低。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巨子生物的研發投入分別為1140.0萬元、1338.1萬元和2495.4萬元,占總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2%、1.1%和1.6%。
在2022年之前,敷爾佳的收入規模要高于巨子生物,但在2022年開始落后。公開信息顯示,巨子生物2020年、2021年和2022年的收入分別為11.90億元、15.52億元和23.64億元,凈利潤分別為8.26億元、8.28億元和10.0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