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披露的信息顯示,四川華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豐科技”)在科創板的審核狀態變更為“注冊生效”。據貝多財經了解,華豐科技于2022年6月在科創板遞交上市申請,2022年12月13日獲得上市委會議審議通過。
本次沖刺上市,華豐科技計劃募資4.76億元,其中2.79億元用于綿陽產業化基地擴建項目,9636.77萬元用于研發創新中心升級建設項目,1.00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項目,申萬宏源證券為其保薦機構。
天眼查信息顯示,華豐科技成立于1994年11月,位于四川省綿陽市。目前,該公司的注冊資本約為3.92億元,法定代表人為楊艷輝,股東包括長虹電子、海通證券、深創投和哈勃投資等。
據招股書介紹,華豐科技是一家從事電連接器研制和生產的企業,長期從事光、電連接器及線纜組件的研發、生產、銷售,并為客戶提供系統解決方案,主要產品按應用領域分為三類:防務類連接產品、通訊類連接產品、工業類連接產品。
華豐科技在招股書中稱,2020年9月,該公司引入外部投資者投后估值為15.86億元。2021年12月,該公司再次引入外部投資者并實施員工持股投后估值為17.30億元。結合發展前景和市場估值水平合理估計,華豐科技預計其上市后的市值不低于10億元。
就在2023年4月10日,華豐科技還更新了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財務數據等信息。2020年、2021年和2022年(下稱“報告期”),華豐科技的收入分別為7.23億元、8.31億元和9.84億元,而2019年則為5.29億元,整體保持增長態勢。
報告期內,華豐科技的凈利潤分別為-1104.84萬元、7325.83萬元和9656.94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5125.9萬元、4727.23萬元和7172.98萬元。
同時,華豐科技預計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的營業收入為1.5億元至1.7億元,較2022年同期增長約1.44%至14.97%;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預計為430萬元至600萬元,相較2022年同期增長約15.20%至60.74%。
對于2020年虧損,華豐科技在招股書中解釋稱,該公司因研發投入較大及歷史包袱較重等原因處于虧損狀態,并通過加大市場開拓力度及擴大業務規模等方式至2021年度扭虧為盈,且盈利規模較小。
2020年、2021年和2022年,華豐科技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20.54%、31.25%和29.89%,呈現一定的波動。華豐科技在招股書中表示,主要系報告期內該公司通訊類業務受客戶結構及產品結構的影響毛利率較低,且收入占比變動所致。
華豐科技在招股書中稱,該公司的主要客戶包括通信設備制造商、航空航天及防務單位、汽車制造廠商及軌交裝備制造商等。報告期內,該公司對前五大客戶的銷售占比分別為59.93%、57.15%和61.41%。
報告期,華豐科技對華為的直接銷售金額占該公司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34.35%、20.36%和26.57%,是該公司的第一大客戶。華豐科技還稱,華為占該公司通訊類業務的比重均超60%,該公司對華為的依賴程度較高。
本次上市前,長虹集團(也稱“長虹電子”)直接持有華豐科技37.19%股份,并通過軍工集團和長虹創新投間接控制華豐科技11.83%的股份,合計控制該公司49%股份,為華豐科技的控股股東。
此外,10家員工持股平臺合計持股19.35%,海通證券等11家投資機構合計持股31.64%。其中,海通證券通過海通創新投持股4.05%,紅土基金持股3.76%,華為旗下哈勃投資持股3.47%,中青恒輝三期持股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