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重慶美利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美利信”,SZ:301307)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本次上市,美利信的發行價為32.34元/股,發行數量為5300萬股,募資總額約為17.14億元,募資凈額約為15.77億元。
而此前招股書顯示,美利信計劃募資8.20億元,將用于重慶美利信研發中心建設項目;新能源汽車系統、5G通信零配件及模具生產線建設項目;新能源汽車零配件擴產項目;補充流動資金。
根據天眼查信息,美利信成立于2001年5月,前身為重慶大江美利信壓鑄有限責任公司。目前,該公司的注冊資本約為1.58億元,法定代表人為余克飛,股東包括美利信控股、劉賽春、溫氏資本等。
據招股書介紹,美利信主要從事通信領域和汽車領域鋁合金精密壓鑄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美利信在招股書中稱,其能夠為客戶提供涵蓋產品同步設計開發、模具設計制造、壓鑄生產、精密機械加工、表面處理和噴粉、FIP點膠、裝配及檢驗等服務。
其中,通信領域產品主要為4G、5G通信基站機體和屏蔽蓋等結構件;汽車領域產品主要包括傳統汽車的發動機系統、傳動系統、轉向系統和車身系統以及新能源汽車的電驅動系統、車身系統和電控系統的鋁合金精密壓鑄件。
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美利信的營收分別為13.76億元、18.34億元、22.81億元和14.25億元;凈利潤分別為-2520.20萬元、9440.86萬元、9958.19萬元和8007.71萬元,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3713.97萬元、9258.58萬元、7838.81萬元和7110.83萬元。
按收入結構來看,美利信的收入主要分為通信領域、汽車領域,其中通信領域的貢獻占比為五成至六成。報告期內,美利信來自通信領域的收入分別為7.59億元、11.40億元、12.18億元和8.08億元,占主營收入的比例分別為56.23%、63.54%、54.61%和57.73%。
據招股書介紹,美利信的汽車領域產品主要包括傳統汽車的發動機系統、傳動系統、轉向系統和車身系統以及新能源汽車的電驅動系統、車身系統和電控系統的鋁合金精密壓鑄件,其市場需求與汽車產業景氣狀況息息相關。
美利信在招股書中稱,該公司通信領域產品主要為4G、5G通信基站機體和屏蔽蓋等結構件。通信基站機體和屏蔽蓋的市場需求與通信基站需求緊密相關,移動通信技術發展、更迭的周期一般約為十年。
據招股書披露,美利信的客戶包括華為、愛立信等。報告期內,美利信是全球前兩大通信主設備商華為和愛立信通信基站鋁合金精密壓鑄件的核心供應商,是通信基站鋁合金精密壓鑄件領域最具競爭力的企業之一。
另外,美利信汽車領域的客戶主要為特斯拉(Tesla)、比亞迪、一汽股份、神龍汽車、沃爾沃(Volvo)、東風汽車、長安、福特(Ford)、采埃孚(ZF)、伊頓(Eaton)、愛信精機(AisinSeiki)、蒂森克虜伯(Thyssenkrupp)、哈金森(Hutchinson)和舍弗勒(Schaeffler)等。
報告期內,美利信對前五大客戶的銷售收入占該公司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59.40%、64.12%、64.21%和69.14%,客戶集中度相對較高。其中,華為在2020年至2022年上半年是美利信的第一大客戶。
報告期內,美利信對華為的銷售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5.19%、25.49%、21.20%和21.52%。換句話說,美利信對華為存在一定的依賴性。若華為對美利信的采購需求下滑,將影響后者的經營業績。
另據招股書披露,美利信2022年的營收為31.70億元,較2021年同期的22.81億元增長38.97%;凈利潤為2.24億元,較2021年同期的9958.19萬元增長125.24%;扣非后凈利潤為1.71億元,較2021年同期的7838.81萬元增長118.34%。
本次上市前,美利信的實際控制人為余克飛、劉賽春、余亞軍三人。本次IPO前,上述三人通過直接持有和間接控制的方式,控制該公司62.2683%的股權,能夠對該公司股東大會決議事項產生重大影響。
其中,美利信控股持有美利信52.0771%的股份。據招股書介紹,余克飛、余亞軍分別持有美利信控股70%和15%的股份,能實際控制美利信控股。此外,劉賽春直接持有美利信10.1912%的股份。
招股書顯示,余克飛、劉賽春、余亞軍三人已簽署《一致行動人協議》,其中余克飛與余亞軍系兄弟關系,余克飛與劉賽春系夫妻關系。目前,余克飛擔任美利信董事長,余亞軍擔任該公司董事兼總經理。
此外,雷石天智持股4.0609%,寇鳳英、周靖均分別持股3.7202%,邢巨臣持股3.7195%,清新壹號持股3.5533%,智造壹號持股3.2995%,溫氏柒號持股1.7766%,夏麗麗持股1.4878%,天海唐古、溫氏陸號、廷麟呈安、雷石誠泰均分別持股1.0152%。
同時,龍德偉、王雙松均分別持股0.7439%,譚啟、方小斌均分別持股0.5951%,汪學、成都亞布力、齊創共享、南沙雷石均分別持股0.5076%,馬名海、張汝澤均分別持股0.3807%,黃勁松、彭琪云、李平、楊華、傅敏均分別持股0.3720%。
另外,蔣漢金持股0.3046%,陳顯寶持股0.2976%,何強持股0.2232%,賈小東持股0.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