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重慶晚報》首席記者,而后創業做老板,如今將成為上市公司掌門人。
這人便是豬八戒網創始人朱明躍。4月14日,豬八戒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豬八戒網”)在港交所更新招股書,計劃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據貝多財經了解,豬八戒網已經獲得中國證監會核發的“大路條”。
中國證監會披露的《關于核準豬八戒股份有限公司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的批復》顯示,核準豬八戒網發行不超過13892萬股境外上市外資股,每股面值1元,全部為普通股。完成本次發行后,豬八戒網可到香港聯合交易所(即港交所)主板上市。
天眼查信息顯示,豬八戒網成立于2006年10月,前身為重慶伊沃客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后更名為“重慶豬八戒網絡有限公司”,于2019年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目前,豬八戒網的法定代表人為朱明躍,股東包括IDG資本等。
成立至今,豬八戒網曾獲得多輪投資,投資方包括博恩集團、賽伯樂投資集團、IDG資本、匯涌金資本、兩江產業集團等。據招股書披露,豬八戒網合計獲得融資金額約為人民幣25.95億元。
本次沖刺上市前,豬八戒網創始人、董事會主席、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朱明躍通過八戒實業(25.03%)、堆龍高老莊(3.06%)持股28.09%。同時,劉川郁、朱陶分別持股1.12%、1.35%,朱明躍、劉川郁和朱陶三人合計持股約30.55%,共同構成豬八戒網的控股股東。
招股書顯示,在創立豬八戒網之前,朱明躍曾于2002年7月至2006年9月擔任重慶晚報時政記者及首席記者。而據公開信息,朱明躍更早之前還曾是一名小學老師,教授四至六年級的語文科目。
除了控股股東外,豬八戒網的員工持股平臺堆龍天禽、堆龍天問分別持股2.84%、0.95%,兩江產業集團持股17.45%,博恩集團持股15.51%,其他投資者合計持股32.69%(包括智融卓信、賽伯樂投資集團、IDG資本、漢江基金、長江基金等)。
據招股書介紹,豬八戒網是一家綜合性定制化企業服務電商平臺。根據艾瑞咨詢報告,以2021年的GMV(成交額)計算,豬八戒網在中國定制化企業服務電商市場排名第二,市場份額約為2.0%。
以GMV及收益計,豬八戒網在中國定制化企業服務市場的市場份額分別約0.09%及0.009%。根據艾瑞咨詢報告,于2021年,中國定制化企業服務電商市場分別占中國定制化企業服務市場及中國整體企業服務市場的市場份額約4.8%和約4.1%。
截至2022年12月31日,企業雇主可于豬八戒網的平臺上采購逾650種企業服務。截至同期,豬八戒網擁有的累計注冊用戶數量達3360萬名,其中累計企業雇主數量達2630萬名,累計服務商數量達740萬名。
與此同時,豬八戒網的GMV總量持續大幅增長。2020年、2021年及2022年,豬八戒網的GMV總量分別為人民幣54.82億元、84.05億元和113.89億元,平均客單價分別為人民幣21097元、25416元和44328元。
2020年、2021年和2022年,豬八戒網的營收分別為7.57億元、7.68億元和5.41億元,毛利分別為4.83億元、4.66億元和3.19億元,凈利潤(年內利潤)分別為-2.68億元、-3.66億元和-2.28億元。
而按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豬八戒網2020年、2021年和2022年的EBITDA分別約為1.76億元、-2.14億元和1.11億元,經調整EBITDA分別約為1.97億元、1.22億元和-2095.0萬元。
按收入結構來看,豬八戒網的收入主要分為企業服務平臺類收入、智慧企業服務類收入和產業服務類收入等代表客戶合約收入,其中智慧企業服務類收入為豬八戒網的主要收入來源,在報告期內的貢獻占比均為四成。
據招股書介紹,豬八戒網的智慧企業服務收入主要來自智慧工商財稅服務、智慧知識產權服務及智慧科技咨詢服務。其中,智慧工商財稅服務的收入分別為1.57億元、1.67億元和1.40億元,整體保持穩定。
此外,豬八戒網還有部分收入來自政府合作安排。2020年、2021年和2022年,豬八戒網來自政府合作安排的收入分別為人民幣1.63億元、1.75億元和1.31億元,分別占同期收入總額約21.5%、22.8%和24.2%。
根據艾瑞咨詢報告,中國的市場主體數量已由2016年的8710萬戶快速增長至2021年的1.54億戶,復合年增長率為12.0%,并預計在2025年進一步增長至2.25億戶,自2021年起的復合年增長率為9.9%。
然而,由于預算有限,且欠缺專業能力及技術訣竅,中小企業目前處于數字化的早期階段,并面臨業務管理及發展的重大挑戰。與此同時,靈活用工的興起為企業服務的供給帶來新的活力。
豬八戒網在招股書中指出,隨著偏好靈活獨立的工作安排的年輕專業人才興起,中國尋求靈活工作安排的專業人才的數量近年快速提升。根據艾瑞咨詢報告,2021年中國靈活就業人員已達到2億人。
在此情形下,企業服務電商模式為解決上述傳統企業服務模式痛點的解決方案。憑借科技(如大數據、AI以及為優化服務質量和效率而開發的數字工具)創新,企業服務電商模式可高效對接服務供需雙方,提升了雙邊的服務交易體驗。
因此,中國定制化企業服務電商市場近年快速發展。以GMV計,中國定制化企業服務電商市場規模從2017年的人民幣1172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4280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38.2%,并預期進一步增長至2026年的13126億元,自2021年復合年增長率為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