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3日,中巨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巨芯”)更新了招股書(注冊稿)。據貝多財經了解,中巨芯于2022年1月在科創板遞交招股書,2022年6月29日獲得上市委會議審議通過。
本次沖刺科創板上市,中巨芯計劃募資15億元,其中12億元用于中巨芯潛江年產19.6萬噸超純電子化學品項目,3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包括IPO募集資金在內,前述超純電子化學品項目擬投入13.8億元。
天眼查信息顯示,中巨芯成立于2017年12月,由巨化股份(SH:600160)和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為主投資設立。目前,中巨芯的注冊資本約為1.11億元,法定代表人為童繼紅,股東包括巨化股份、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等。
據招股書介紹,中巨芯專注于電子化學材料領域,主要從事電子濕化學品、電子特種氣體和前驅體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據了解,中巨芯旗下擁有浙江凱圣氟化學有限公司、浙江博瑞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博瑞電子”)、中巨芯(湖北)科技有限公司等主體。
中巨芯在招股書中稱,該公司的產品廣泛應用于集成電路、顯示面板以及光伏等領域的清洗、刻蝕、成膜等制造工藝環節。報告期內,該公司主要通過向下游集成電路、顯示面板、光伏等領域的客戶銷售電子濕化學品和電子特種氣體實現營業收入及利潤。
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中巨芯的營收分別為3.31億元、4.00億元、5.66億元和3.50億元;凈利潤分別為-516.27萬元、2360.76萬元、2965.42萬元和765.86萬元,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2133.32萬元、7.83萬元、-682.16萬元和-87.03萬元。
據招股書介紹,由于部分產品尚處于客戶認證階段,新產線投產尚未實現規模效應,中巨芯面臨較高的折舊壓力,且研發投入不斷增大,并疊加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分別確認了1362.37萬元和817.42萬元股份支付費用的影響,使得該公司出現虧損。
中巨芯在招股書中表示,該公司目前以集成電路客戶為主,顯示面板與光伏客戶為輔。據介紹,該公司的電子濕化學品已獲得了SK海力士、臺積電、德州儀器、中芯國際、長江存儲、華虹集團、華潤微電子、廈門聯芯等多家半導體企業的認可。
同時,中巨芯的電子特種氣體及前驅體材料也已陸續進入如中芯國際、廈門聯芯、士蘭微、立昂微、上海晶盟、華潤微電子、德州儀器、京東方、華星光電等主流客戶的試用與供應階段。
招股書顯示,中巨芯的部分收入來自境外。報告期內,該公司主營業務收入中,境外收入占比分別為27.94%、19.59%和13.61%和11.08%,其中韓國、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等亞洲國家是該公司主要海外銷售區域。
另據招股書披露,中巨芯2022年度的營收為7.99億元,同比增長41.22%;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1052.23萬元,同比下降68.42%;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732.24萬元,同比變動-7.34%。
中巨芯在招股書中表示,該公司2022年下半年的生產經營持續增長,營業收入較2021年同期增長42.96%。而受到當期資產減值損失及研發費用較2021年同期分別增長465.43萬元和609.63萬元的影響,該公司利潤指標的增幅低于收入增速。
同時,中巨芯預計該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的營收約為1.99億元至2.26億元,同比變動15.51%至31.28%;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預計為-532.25萬元至70.19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預計為-750.50萬元至-148.06萬元。
本次上市前,中巨芯并無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本次上市前,巨化股份和產業投資基金為該公司并列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均為35.1999%。此外,恒芯企業持股9.7438%,遠致富海持股9.0256%,盈川基金(SS)持股7.2205%,盛芯基金、聚源聚芯均分別持股1.8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