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常青樹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常青科技”或“常青樹科技”)遞交招股書,準備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本次沖刺上市,常青科技計劃募資8.50億元,光大證券為其保薦機構。
據招股書介紹,常青科技主要從事高分子新材料特種單體及專用助劑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致力于為下游高分子新材料的產品制造、性能改善、功能增強提供支撐,主要產品在下游高分子新材料體系中有用量小、作用大、附加值高的特點。
天眼查信息顯示,常青科技成立于2010年6月,是一家以從事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為主的企業。目前,該公司的注冊資本約為1.44億元,法定代表人為孫秋新,股東包括孫秋新、金連琴、孫杰、雷樹敏等。
常青科技在招股書中表示,該公司的高分子新材料特種單體包括二乙烯苯、α-甲基苯乙烯和甲基苯乙烯等,主要用于離子交換樹脂、改性丙烯酸樹脂涂料、高溫改性ABS樹脂、高品質合成香精、改性絕緣浸漬漆、環保涂料及特種橡膠等領域;
高分子新材料專用助劑包括亞磷酸三苯酯系列、亞磷酸三苯酯衍生物系列、無酚亞磷酸酯系列,主要用于聚氯乙烯(PVC)塑料改性、聚氨酯熱塑性彈性體(TPU)、SBS熱塑性彈性體等領域。
據介紹,常青科技的產品終端應用領域涉及水處理、車船、家居、日化、風電、電子、建筑建材、醫用耗材等廣闊領域。報告期各期,該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在99%以上。
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常青科技的營收分別為5.43億元、5.63億元、7.59億元和4.43億元;凈利潤分別為7743.59萬元、1.28億元、1.44億元和9024.74萬元,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7879.58萬元、1.28億元、1.45億元和8983.03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常青科技的應收賬款余額較大,存在應收賬款無法收回的風險。報告期各期末,該公司的應收賬款賬面余額分別約為1.48億元、1.49億元、1.32億元和1.76億元。常青科技在招股書中表示,其在報告期各期末對應收賬款均合理計提了壞賬準備。
報告期內,常青科技的研發費用率分別為3.32%、2.06%、1.29%和3.09%,其中2020年和2021年較低,主要是該公司將研發試制形成可銷售的或進一步使用的產品、材料納入存貨核算所致。
而根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的要求,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須同時滿足的條件之一為: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億元以上的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同期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應不低于3%。
另據招股書披露,常青科技2022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經營業績良好。招股書顯示,常青科技2022年的營收為9.64億元,凈利潤為1.91億元,扣非凈利潤為1.9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7.07%、32.73%和31.33%。
經初步測算,常青科技預計該公司2023年1-3月(第一季度)的營收約為2.06億元至2.28億元,同比變動-4.20%至5.88%;凈利潤4417.90萬元至4882.94萬元,同比變動-4.19%至5.89%;扣非后凈利潤4420.20萬元至4885.48萬元,同比變動-3.83至6.30%。
據招股書介紹,常青科技的前身為常青樹有限,系孫秋新委托外籍自然人Alan David Pow于2010年6月設立的外商獨資企業,初始注冊資本為3580萬美元。直至2011年12月,相關委托持股關系已經全部解除。
值得一提的是,常青科技曾在2019年因“公司為完成銀行存款任務以及幫助關聯方完成個人銀行存款任務”,孫秋新及其關聯方、雷樹敏及其關聯方、嚴大景及其關聯方分別從該公司拆出資金,涉及資金約1.20億元。
據招股書披露,2020年主要是歸還關聯方借款及清理與關聯方的往來款所發生的資金拆借,同時,常青科技2020年向東花商務、啟惠商務和能順材料付款,并委托其支付員工薪酬等。2021年,該公司與關聯方資金拆借的金額較小,主要為清理往來款。
常青科技在招股書中稱,該公司與關聯方資金拆借未約定利息費用,并經各方確認無需支付利息,且經測算,其2019年至2021年各期應付利息費用金額分別為172.67萬元、71.31萬元和0.22萬元,金額較小,對該公司不存在重要影響。
本次上市前,常青科技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為孫秋新、金連琴、孫杰,三人合計持股比例為85.17%。據招股書介紹,孫秋新、金連琴為夫妻,孫杰為孫秋新、金連琴之子。其中,孫秋新為董事長兼總經理,金連琴為董事,孫杰則為董事兼董事會秘書。
IPO前,孫秋新持有常青科技28.22%的股份,金連琴持股39.92%,孫杰持股17.03%,三人合計持股比例為85.17%。此外,雷樹敏持股11.83%,嚴大景持股1.58%,河邊草投資持股0.79%,謹陽投資持股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