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披露的信息顯示,安徽芯動聯科微系統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芯動聯科”)獲得科創板上市委會議審議通過。據貝多財經了解,芯動聯科于2022年6月24日在科創板遞交招股書。
本次沖刺上市,芯動聯科計劃募資10億元,用于高性能及工業級MEMS陀螺開發及產業化項目、高性能及工業級MEMS加速度計開發及產業化項目、高精度 MEMS 壓力傳感器開發及產業化項目、MEMS 器件封裝測試基地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根據天眼查信息,芯動聯科成立于2012年7月,前稱為安徽北方芯動聯科微系統技術有限公司。目前,該公司的注冊資本約為3.45億元,法定代表人為梁培康,股東包括MEMSLink、北方電子院、宣佩琦等。
芯動聯科在招股書中稱,該公司的主營業務為高性能硅基MEMS慣性傳感器的研發、測試與銷售,主要產品為高性能MEMS慣性傳感器,包括MEMS陀螺儀和MEMS加速度計,均包含一顆微機械(MEMS)芯片和一顆專用控制電路(ASIC)芯片。
據介紹,陀螺儀和加速度計通過慣性技術實現物體運動姿態和運動軌跡的感知,是慣性系統的基礎核心器件,其性能高低直接決定慣性系統的整體表現。硅基MEMS慣性傳感器因小型化、高集成、低成本的優勢,成為現代慣性傳感器的重要發展方向。
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芯動聯科的營收分別為7989.10萬元、1.09億元、1.66億元和6797.03萬元;凈利潤分別為3792.58萬元、5189.91萬元、8260.51萬元和3106.44萬元,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3582.02萬元、4443.83萬元、7266.49萬元和2376.56萬元。
芯動聯科在招股書中表示,該公司的研發投入保持快速增長。報告期內,芯動聯科投入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534.27萬元、2601.97萬元、4050.65萬元和2566.63萬元,占同期營業收入的比重為19.20%、23.96%、24.39%和37.76%。
據招股書介紹,芯動聯科已形成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性能MEMS慣性傳感器產品體系并批量生產及應用,在MEMS慣性傳感器芯片設計、MEMS工藝方案開發、封裝與測試等主要環節形成技術閉環,建立了完整的業務流程和供應鏈體系。
截至2022年6月30日,芯動聯科已取得發明專利20項、實用新型專利18項。芯動聯科在招股書中稱,其在MEMS慣性傳感器芯片領域已形成自主的專利體系和技術閉環,并將相應的核心技術應用到高性能MEMS慣性傳感器產品的量產。
而智慧芽數據顯示,芯動聯科共有62項專利申請信息,其中發明專利32項,占比為51.61%。通過算法分析,芯動聯科的專利布局主要專注在圓片級封裝、MEMS結構層、密封腔、金屬層、壓焊塊等技術領域。
另據招股書披露,芯動聯科2022年1-9月(前三季度)的營收約為1.32億元,較2021年同期的1.01億元增長30.97%;凈利潤6346.70萬元,較2021年同期的4244.38萬元增長49.53%;扣非后凈利潤5375.10萬元,較2021年同期的4105.00萬元增長30.94%。
同時,芯動聯科預計該公司2022年度的營收約為2.1億元至2.3億元,同比增長26.44%至38.48%;凈利潤1.15億元至1.25億元,同比增長39.22%至51.32%;扣非后凈利潤1.05億元至1.15億元,同比增長44.98%至58.79%。
在本次沖刺上市前的股權架構中,芯動聯科無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為金曉冬。IPO前,金曉冬直接持有該公司1.53%的股份,并通過控制MEMSLink、北京芯動以及宣佩琦與其一致行動合計實際支配芯動聯科股份表決權為43.94%。
其中,MEMSLink直接持有芯動聯科23.43%的股份,金曉冬、毛敏耀分別持有MEMSLink70%、30%的股權;北京芯動直接持有芯動聯科15.64%的股份,金曉冬、宣佩琦各持有北京芯動50%的股權,宣佩琦直接持有芯動聯科3.34%的股份。
此外,北方電子院(SS)持股23.20%,寶鼎久磊持股4.06%,安徽和壯持股2.78%,自動化所(SS)持股2.78%,福建奎速持股2.55%,國兵晟乾持股2.32%,招商證券投資(SS)、中城創投(SS)、交控金石、長峽金石、鼎量圳興、嘉興鑫匯均分別持股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