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京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京陽科技”)預披露招股書,準備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本次沖刺上市,京陽科技計劃募資12億元,用于10萬噸/年新能源鋰電池材料前驅體項目。
據招股書介紹,京陽科技主要從事針狀焦的研發、生產與銷售,核心產品包括鋰電池負極材料用針狀焦(以下簡稱“負極焦”)和超高功率石墨電極用針狀焦(包含本體用和接頭用,以下簡稱“電極焦”)等產品。
天眼查信息顯示,京陽科技成立于2014年,位于山東省濱州市,前稱為“山東京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目前,該公司的注冊資本為3.8億元,法定代表人為王愛平,股東包括王愛平、石靜遠、韓吉川和范基貞等。
京陽科技在招股書中表示,該公司的超高功率石墨電極本體和接頭用針狀焦產品,已實現批量生產,成功實現了進口替代,并在下游客戶中得到廣泛應用。據介紹,京陽科技的下游客戶涵蓋國內負極材料和石墨電極領域的主要企業。
其中,包括鋰電池負極材料領域的璞泰來(603659.SH)、貝特瑞(835185.BJ)、中科電氣(300035.SZ)、凱金新能源等企業,石墨電極領域的方大炭素(600516.SH)、易成新能(300080.SZ)、吉林炭素、遼寧丹炭、揚帆碳素、揚子碳素、士達炭素等。
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京陽科技的營收分別為16.64億元、9.28億元、14.58億元和8.07億元;凈利潤分別為6.60億元、3797.32萬元、2.83億元和1.65億元,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6.46億元、3563.26萬元、2.73億元和1.67億元。
不難看出,京陽科技的業績在2020年出現了明顯的下滑,2021年略有回升。京陽科技在招股書中稱,該公司的業績波動較大,尤其是2020年度,該公司扣非后凈利潤規模較2019年下降94.48%。
據介紹,京陽科技的核心產品系以燃料油和瀝青為原料生產的針狀焦,在生產針狀焦過程中,會伴隨生產出優質燃料油等產品。其中,針狀焦系該公司核心產業,也是公司收入和毛利的主要來源。
報告期內,京陽科技來自針狀焦的收入分別為11.98億元、5.25億元、9.56億元和5.94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5.44%、61.96%、70.84%和77.27%,毛利占主營業務毛利的比例分別為79.72%、29.79%、62.25%和73.88%。
報告期內,京陽科技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55.86%、19.84%、31.41%及32.89%,波動較大。京陽科技在招股書中稱,報告期內,針狀焦系該公司主要毛利來源,毛利率波動主要受銷售價格和原料成本等因素影響。
本次上市前,京陽科技的控股股東為王愛平,直接持有該公司15,432.1416萬股,持股比例為40.61%。據介紹,京陽科技的實際控制人為王愛平、王振父子,二人通過直接或間接方式控制京陽科技15,809.3717萬股,合計控制的股份比例為41.60%。
其中,王愛平擔任京陽科技董事長;王振系王愛平之子,擔任京陽科技副董事長、常務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通過陽信京創間接控制京陽科技377.2301萬股,控制該公司股份的比例為0.99%。
此外,石靜遠持股18.05%,韓吉川持股9.93%,范基貞持股7.76%,張明持股4.51%,王愛芹持股2.71%,寧波展源、寧波卓碩均分別持股2.49%,璞泰來、福建廬峰均分別持股2.26%,裘世財持股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