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壹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壹連科技”)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再次提交了更新后的招股書(申報稿),準備在創業板上市。據貝多財經了解,壹連科技的招股書于2022年6月20日獲得創業板受理。
本次沖刺上市,壹連科技計劃募資11.93億元,將用于電連接組件系列產品生產溧陽建設項目、寧德電連接組件系列產品生產建設項目、新能源電連接組件系列產品生產建設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以及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據招股書介紹,壹連科技是一家集電連接組件研發、設計、生產、銷售、服務于一體的產品及解決方案提供商。目前,壹連科技已在廣東深圳、福建寧德、江蘇溧陽、四川宜賓及浙江樂清等多地建有生產基地。
天眼查信息顯示,壹連科技成立于2011年,前稱為深圳僑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目前,該公司的注冊資本為4896.6129萬元,法定代表人為田奔,股東包括深圳市王星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田王星、晨道資本等。
壹連科技在招股書中表示,該公司的主要產品涵蓋電芯連接組件、動力傳輸組件以及低壓信號傳輸組件等各類電連接組件,形成了以新能源汽車為發展主軸,儲能系統、工業設備、醫療設備、消費電子等多個應用領域齊頭并進的產業發展格局。
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壹連科技的營收分別為7.35億元、6.99億元、14.34億元和10.56億元;凈利潤分別為8191.80萬元、6518.13萬元、1.43億元和9889.98萬元;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5289.77萬元、5360.65萬元、1.39億元和8769.37萬元。
招股書顯示,壹連科技的收入主要由電芯連接組件、低壓信號傳輸組件貢獻。報告期內,壹連科技的電芯連接組件收入占比分別為43.17%、45.75%、45.66%和45.48%,低壓信號傳輸組件的占比分別為46.49%、40.72%、37.32%和37.55%。
貝多財經發現,壹連科技的收入主要依賴新能源產品。報告期內,按照收入類別,壹連科技新能源產品銷售收入分別約為5.85億元、5.16億元、11.48億元和9.10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9.52%、73.79%、80.06%和86.15%。
值得一提的是,壹連科技存在客戶集中度較高的風險。
報告期內,該公司來自前五名客戶的營業收入分別為5.41億元、5.25億元、10.06億元和8.60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3.60%、75.11%、77.12%和81.44%。其中,壹連科技來自寧德時代的營業收入占比分別為59.71%、62.38%、64.72%和63.00%。
此外,壹連科技的毛利率持續下降。報告期內,該公司綜合毛利率分別為25.67%、23.09%、21.69%和19.58%,毛利率持續走低。同期,壹連科技的可比公司毛利率分別為24.31%、22.38%、19.03%和20.09%。
壹連科技在招股書中稱,報告期內該公司從客戶需求出發,開展與主營產品相關的研發項目共107項,其中包括電芯連接組件相關的如FPC與鋁巴上下布置及NTC采樣模塊的研發、NTC鋁端子焊接溫度采樣方案研發和NTC點膠固定與鋁巴熱鉚固定新工藝的研發等。
壹連科技還表示,通過與主營產品和業務相關的項目研發,該公司形成了包括電芯連接組件模塊化設計技術、激光焊接過程設計技術、模組采樣線全自動加工技術在內的多項核心技術,并取得了93項專利權。
據智慧芽數據顯示,壹連科技共有67項專利申請信息,其中發明專利6項,占比8.96%。通過算法分析,該企業的專利布局主要專注在固定座、固定裝置、端子固定、線束固定、支撐板等技術領域。
本次上市前,壹連科技的實際控制人為田王星、田奔父子,其中,田王星直接持有壹連科技24.51%股份,田奔直接持有壹連科技10.21%股份。目前,田王星任壹連科技董事長,田奔任該公司董事、總經理。
同時,田王星、田奔通過王星實業(36.40%)、深圳奔云(3.83%)、深圳僑友(4.41%)、廈門奔友(2.08%)間接持有壹連科技36.45%的股份。據此,田王星及田奔直接與間接合計持有該公司71.16%的股份。
從控制表決權比例來看,田王星、田奔為王星實業和深圳奔云的實際控制人,田奔為深圳僑友和廈門奔友的執行事務合伙人,田王星、田奔能夠控制王星實業、深圳奔云、深圳僑友和廈門奔友所持有壹連科技股份表決權合計46.72%。
IPO前,田王星和田奔直接與間接可實際支配壹連科技股份的表決權比例為81.43%。此外,晨道資本通過長江晨道持股9.01%,卓祥宇持股4.56%,程青峰持股4.10%,寧波超興持股0.90%。
IPO后,王星實業持股27.30%,田王星持股18.38%,田奔持股7.66%,長江晨道持股6.76%,卓祥宇持股3.42%,深圳僑友持股3.31%,程青峰持股3.07%,深圳奔云持股2.87%,廈門奔友持股1.56%,寧波超興持股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