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委2022年第105次審議會議公告顯示,常州時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時創能源”)將于2022年12月7日上會,一同接受科創板上市委現場審議的還有湖南航天環宇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據貝多財經了解,時創能源已更新了招股書(上會稿),補充披露了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財務書數據等信息。本沖刺科創板上市,時創能源計劃募資10.96億元,將用于高效太陽能電池設備擴產項目、新材料擴產及自動化升級項目等。
據天眼查信息顯示,時創能源成立于2009年11月。當前,該公司的注冊資本為3.6億元,法定代表人為符黎明,股東包括置柏投資、啟泰資本、源慧資本等。據了解,時創能源共對外投資了8家公司,其中4家已經注銷。
據招股書介紹,時創能源相繼推出了光伏濕制程輔助品、光伏設備及光伏電池三大類主要產品,主要從事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自成立以來,時創能源始終以提升光伏電池光電轉換效率和降低度電成本為目標進行創新研究及差異化布局。
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時創能源的收入分別為3.45億元、4.38億元、7.12億元和10.28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06億元、1.42億元、9075.47萬元和8522.10萬元,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1.04億元、1.35億元、7825.89萬元和7652.70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時創能源的主營業務的收入結構發生了變化,其中光伏電池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從2019年的4.40%上升至2022年上半年的68.64%,增長幅度較高,主要系公司投資新建2GW電池項目。
時創能源在招股書中表示,其電池生產線已在2022年9月實現滿產,光伏電池業務進入穩定期。根據PV InfoLink的統計數據,2022年初至2022年10月底,182mm單晶電池片均價為1.08元/w,以此估算該公司電池生產線滿產后全年可實現收入19.89億元。
報告期內,時創能源的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75.42%、69.28%、48.19%和20.04%,呈下降趨勢,其中,濕制程輔助品的毛利率分別為85.01%、80.75%、75.35%和65.03%,光伏設備的毛利率分別為65.06%、44.23%、38.83%和47.09%。
2022年上半年,時創能源的光伏濕制程輔助品、光伏設備及光伏電池三類產品的毛利率分別為65.03%、47.09%和4.22%,光伏電池產品的收入占比迅速提升導致2022年上半年主營業務毛利率有所下降。
2019年至2021年,時創能源的研發投入分別為7715.32萬元、8057.73萬元和1.07億元,占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22.34%、18.39%和15.07%。截至2022年8月31日,該公司擁有的已授權專利權共計199項。
據智慧芽數據顯示,時創能源的專利申請數量為453項,其中發明專利364項,占比80.35%。通過算法分析,時創能源的專利布局主要專注在添加劑、太陽能電池、單晶硅片、電池片、太陽能電池片等技術領域。
另據招股書披露,時創能源2022年1-9月(前三季度)的收入為17.02億元,較2021年同期的4.39億元增長288.23%;凈利潤1.85億元,較2021年同期的7620.11萬元增長143.08%;扣非后凈利潤1.69億元,較2021年同期的7128.21萬元增長136.48%。
對于2022年前三季度業績同比增長較快,時創能源在招股書中稱,主要系2GW電池生產線產能利用率和良率持續爬升,且下游行業對光伏電池的需求較為旺盛,公司光伏電池產品的銷售收入快速增長、銷售單價有所提升。
同時,時創能源預計該公司2022年度的收入為23.31億元至24.27億元,同比增長227.29%至240.77%;預計凈利潤2.53億元至2.77億元,同比增長178.77%至205.22%;扣非后凈利潤2.35億元至2.59億元,同比增長200.29%至230.95%。
本次上市前,時創能源董事長符黎明為該公司實際控制人,其持有時創投資65.00%的股權并擔任執行董事、總經理。同時,持有湖州思成16.48%的出資份額并擔任執行事務合伙人。據此,符黎明通過時創投資、湖州思成合計控制77.83%的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