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行業共識,“活下去”才是現階段的唯一選擇。
在8月30日下午召開的中南建設2022年中期業績會上,中南建設董事長陳錦石表示,“目前中南最大的成績就是能活下來,抗風險、防風險,把經營生產正常化”。
翻開中南建設半年度成績單,“韌”成為關鍵詞。
財報顯示,上半年中南建設實現營業收入241.3億元,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16.2億元;實現合同銷售金額330.1億元,銷售面積267.6萬平方米;建筑業務實現營業收入42億元,新增項目合同總金額25億元。
“在困局中求生”,這是中南建設董事兼總經理陳昱含對上半年的經營做出的總結。
固然房地產市場依舊在經歷多重考驗,行業和企業都在市場震蕩中堅韌前行,但中南建設憑借清晰的現金流管理思路、嚴格落實的穩兌付保交付戰略,加上與華融資產、江蘇資產等多家機構開展的戰略合作,必然能穩健地穿越房地產周期。
一、連續5年經營性凈現金流保持正值
對于房企而言,現金流就是房企的生命線,甚至有業內人士認為,“決定房企能活多久的是經營性現金流”。而在銷售持續低迷、融資渠道不暢的背景下,上半年經營性現金流為正的企業本來就不多,而像中南建設這樣能夠持續五年為正的更是鳳毛麟角。
陳昱含特別強調,“在現金流危機緩解前,公司不會旁顧其他。”
中南建設正是通過清晰的現金流管理思路,平衡資金壓力及運營風險,上半年仍然保持了良好的經營性現金流狀況。中報顯示,公司經營性現金流入467.7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48.1億元,同比增加99.4%,連續5年保持正值,實屬難能可貴。
“家有余糧心不慌”,2022年6月底中南建設貨幣資金163億元,而年內公開市場到期債務僅2億元,短債償付安全能夠保障。
與此同時,中南建設也在持續優化資產負債結構。
今年上半年,中南建設進一步壓降有息負債109.4億元,下降幅度17.6%,超行業平均水平。得益于長期堅持不依賴有息負債的發展模式,公司有息負債余額511.7億元,與經營規模比值繼續保持行業最低水平。其中短期借款和一年以內的有息負債合計194.9億元,比2021年末減少45.8億元。
伴隨資產負債結構進一步優化,中南建設的“三道紅線”指標也在不斷改善。截至2022年6月底,中南建設凈負債率85.19%,比上年末下降7.58個百分點;扣除預收賬款后的負債率79.10%,比上年末降低1.42個百分點;扣除受限資金后的現金短債比0.61,比年初增加1個百分點。盡管三道紅線仍處“黃檔”,但放在時下的行業環境里,不難看出中南建設背后付出的巨大決心與努力。
通過加強現金流管理以及持續優化資產負債結構,中南建設筑厚財務安全邊際,為穿越地產動蕩周期增加“底氣”。
二、穩兌付保交付在路上
步入7月,樓市主基調由“穩”過渡到“保交樓”。
中南建設作為房企一份子,也以實際行動落實“保交樓、穩民生”。
截至2022年6月底,中南建設房地產板塊已累計交付57個項目,共計32849套品質住宅,根據樂居財經研究院統計數據,交付總量位居全行業TOP9,多個項目交付滿意度達100分。此外建筑板塊多個重大工程穩步推進。
期末中南建設擁有房地產開發項目482個,其中在建項目規劃建筑面積合計約2659.2萬平方米,未開工項目規劃建筑面積合計約1045.0萬平方米,可竣工資源總面積為3704.2萬平方米。針對下半年的交付工作,中南建設也已做好鋪排,預計將新增交付8.3萬套。
值得一提的是,在債券違約頻發、房企暴雷持續、多地出現停貸風波的情況下,中南建設還在堅守公開市場承諾,目前為止今年境內公開市場債務都按時足額兌付,背后正是抗風險能力的體現。
打鐵還需自身硬,穩兌付保交付,中南建設以實際行動提振市場信心。
三、融資渠道擴寬
在融資方面,陳昱含認為,“在目前的宏觀背景下,資本市場和金融機構的信心還沒有恢復,目前新增融資的條件相對苛刻,支持也比較有限,而且對于中南來說,由于沒有新的項目資源,更多的動作還是在轉貸和續貸的過程中”。
繼5月與中國華融達成戰略合作之后,中南建設控股股東中南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南集團”)又與一家AMC機構簽署了合作協議。業績會上,陳昱含在談及與華融資產、江蘇資產兩大AMC機構的合作進展時表示,“目前公司已有十余個應收款融資項目提交了評審,后續將視審批情況落地”。
此外,中南建設股東大會在年初通過了100億元的融資工具授權額度,如果市場有機會,一定會努力把握。
面對下半年的行業形勢,陳昱含表示,中南建設必須臥薪嘗膽,向黎明錚行。臥薪嘗膽即是挖掘存量盤,面向存量做動作、要業績,把現金拿回來,把房子交好。向黎明錚行即是打贏防御戰,只專注地產和建筑主業,瘦身出清。
不難預見,隨著穩經濟政策的不斷出臺,房地產市場將回歸供求再平衡,中南建設等經營穩健企業也將更快從行業低谷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