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物制藥公司康乃德生物制藥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康乃德生物)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了更新后的招股書。招股書顯示,康乃德生物擬在納斯達克上市,代碼為代碼“CNTB”。
根據招股書,康乃德生物擬發行937.5萬美國存托股票(ADS),公開發行價格在15.00美元至17.00美元之間。據此計算,在不考慮超額配售的情況下,康乃德生物最高募資金額約為1.59億美元。
此外,承銷商還可行使超額配售權,額外配售140.625萬股普通股。若以此計算,康乃德生物本次赴美上市擬最高募資1.83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為11.94億元,以人民幣兌美元6.5249:1折算)。
據貝多財經了解,康乃德生物最早成立于2012年,其在境內的主要主體為蘇州康乃德生物醫藥有限公司,并于2012年及2014年分別在美國、澳大利亞注冊了Connect US、Connect AU公司。
根據介紹,康乃德生物專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炎癥治療新藥的開發,建立了基于T細胞免疫調節功能的高通量藥物篩選平臺,與傳統方法相比,該平臺可以快速、高效地鑒別和篩選出針對相關靶點的疾病治療分子。
當前,康乃德生物的主要候選藥物包括針對已驗證目標的高度差異化的候選產品CBP-201、CBP-307等。其中,CBP-307可治療多種自身免疫疾病,包括炎癥性腸炎、牛皮癬等。
截至目前,康乃德生物尚未獲得來自于主營業務的營收。招股書顯示,其2019年和2020年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06億元、1.51億元,對應的凈虧損分別為1.69億元、7.79億元。
據了解,康乃德生物表示,其發現和開發候選產品的方法尚未得到證實,且尚未得知是否能夠開發任何具有商業價值的產品。其中,CBP-201、CBP-307處于臨床開發階段,而其他開發計劃仍處于臨床前或發現階段。
康乃德生物坦言,“如果未成功開發和批準我們的候選產品,我們可能永遠不會產生任何收入”。根據招股書,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其累計虧損額為11億元(1.642億美元),基本上都與研發費用以及與運營、行政成本有關。
本次赴美上市融資,康乃德生物預計將此次IPO募集所得資金主要用于為候選產品(包括 CBP-201、 CBP-307與CBP-174)的研發提供資金支持、為其他發展項目的研究、臨床開發等提供資金支持等。
盡管尚未進行任何商業化,但康乃德生物依然獲得了不少投資機構的青睞。2016年,康乃德生物獲得天使輪融資500萬美元,2017年獲得啟明創投等的200萬美元融資。
2019年、2020年,康乃德生物分別獲得5500萬美元、1.15億美元的B輪融資與C輪融資,投資方包括尚珹資本、啟明創投、Lilly Asia Ventures(禮來亞洲基金)等。其中,啟明創投多次加碼。
按照計劃,康乃德生物將于2021年3月19日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IPO前,康乃德生物聯合創始人兼CEO鄭偉持股13.3%,聯合創始人兼董事長、總裁潘武賓持股19.1%,全體董事和執行官共10人合計持股32.3%。
機構股東中,啟明創投為第二大外部股東,持股10.9%。相對而言,顧建平、顧振其通過上海旻薈企業管理咨詢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持有12.0%的股份,尚珹資本持股10.7%,RA Capital Management持股8.2%。
IPO后,潘武賓持股15.8%,鄭偉持股11.0%,上海旻薈企業管理咨詢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持股9.8%,啟明創投持股9.0%,尚珹資本持股8.8%,RA Capital Management持股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