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諾輝健康(HK:06606)在港交所上市,發行價為26.66港元,募資凈額為19億港元。IPO首日,諾輝健康收漲215%,報價84港元/股,市值為351億港元。
毫無疑問,作為癌癥早篩領域的代表性企業,諾輝健康成為了資本熱捧的對象,據了解,君聯資本、啟明創投、軟銀中國為其早期投資人及股東。本次赴港IPO,其還獲得了清池資本、博裕資本、GIC等16家基石投資機構的青睞。
貝多財經發現,諾輝健康在IPO首日就遭到了港交所立案調查。報道稱,諾輝健康本次赴港公開發行,認購中有過萬份重復申請。信息顯示,諾輝健康共有106.37萬份認購,最終約逾7萬人中簽。
除了諾輝健康出現了重復認購,近期上市的稻草熊(HK:02125)、網上車市(HK:01490)、貝康醫療(HK:02170)、心通醫療(HK:02160)等均被查出存在不同程度的重復認購,占比約在0.2%至0.4%。
而諾輝健康的重復認購比例達到了1.1%。從數量上來看,諾輝健康的保薦人及公司共計識別并拒絕11446份重復申請。根據港交所《上市規則》,一名投資者通過個人身份只能申請認購同一新股一次。
據了解,諾輝健康此次共發行7659.8萬股,公開發售價最終為每股26.66港元。若不行使超額配股權,全球發售募集資金凈額約為20.42億港元。若完全行使超配權,可額外募資2.92億港元。
2月19日,諾輝健康的股價就出現了跳水,股價一度下跌近10%,最低報價75港元。截至貝多財經發稿前,諾輝健康的股價跌幅有所收窄。以2月19日午盤的82港元計算,其跌幅為2.38%。
商業化道阻且長
資料顯示,諾輝健康成立于2013年,專注于高發癌癥的居家早篩,希望通過篩查及早期檢測實現癌癥的預防與治愈。其中,結直腸癌篩查產品常衛清和噗噗管已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的批準并已商業化。
根據公開數據,2019年,國內的結直腸癌患者、宮頸癌患者及胃癌患者中分別有31.9%、20.0%與15.0%在早期階段確診,兒美國的比率則分別為40.0%、45.8%與31.1%。
諾輝健康聯合創始人、CEO朱葉青曾表示,“我們的使命是做好中國高發癌癥的居家早篩,使癌癥防治關口前移,重心下沉……幫助他們真正實現早篩查、早診斷和早治療,進而降低癌癥的死亡率和發病率。”
相對而言,諾輝健康的商業化道路仍處于初期。招股書顯示,其2018年、2019年的營收分別為1881.6萬元、5827.5萬元。2020年前9個月(前三季度),諾輝健康營收3530.9萬元,較2019年同期的3544萬元略有下降。
其中,自常衛清測試(以LDT服務的形式提供)與噗噗管(作為醫療器械)銷售是諾輝健康當前的主要收入來源。其中,自常衛清測試在報告期內的收入占比分別為76.6%、67.1%、65.5%,噗噗管銷售占比分別為23.3%、25.9%、32.3%。
按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預期中國結直腸癌篩查市場規模會在2030年增至198億元。但數據也顯示,中國結直腸癌篩查市場普及率相對較低,2019年普及率僅為16.4%,而美國則為60.1%。
換句話說,國內癌癥早期篩查的實際服務人數仍然難以有效增長。若要擴展市場,還需加大推廣力度。同樣的,從了解、認知的普及階段,到實際操作的應用階段,還需要很長的路要走,對于諾輝健康同樣如此。
2020年預虧8億元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諾輝健康的銷售渠道已覆蓋約119個城市、235家體檢中心、36家保險公司、316家醫院及診所、457家藥店、78個網上平臺,擁有超過1000個外包銷售團隊。
諾輝健康稱,其主要通過直接銷售渠道(包括醫院、體檢中心、保險公司、藥房及網上渠道)向終端用戶提供產品,也通過分銷商提供產品。報告期內,直銷所得的收入占比分別為93.2%、94.2%與96.1%。
2018年、2019年,諾輝健康的期內虧損(凈虧損)分別為2.25億元、1.06億元。2020年前9個月,諾輝健康的凈虧損為5.34億元,2019年同期凈虧損為6250.8萬元,同比擴大747.6%。
貝多財經發現,諾輝健康近三個報告期合計虧損8.65億元。2018年、2019年與2020年前三季度,諾輝健康的經調整凈虧損分別為8133.5萬元、1.35億元、1.19億元,累計虧損3.35億元。
諾輝健康稱,產生虧損的主要原因是其營銷費用高居不下。報告期內,諾輝健康用于銷售及分銷開支的費用分別為2595.9萬元、7560.9萬元、3823.8萬元,占總營收的比例分別為138.0%、129.7%、108.3%。
諾輝健康在招股書中表示,預計2020年度所產生的虧損凈額將會較2019年增加,預計其2020年度綜合虧損將不多于7.9億元。以此計算,諾輝健康2020年度的虧損規模同比2019年將增加約845%。
據貝多財經了解,諾輝健康的實際控制人為其創始人、董事會主席兼執行董事陳一友。除了陳一友外,其高管還包括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朱葉青、首席技術官呂寧、首席財務官兼聯席秘書高煜等。
IPO前,陳一友直接持股13.48%;陳一友、呂寧等控制的NHXC Holdings持股5.14%,朱葉青通過NHYJ Holdings持股4.42%,非執行董事姚納新通過MST Development持股6.75%,呂寧直接持股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