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31日,高視醫療(Gaush Meditech Ltd)再度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材料,準備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據貝多財經了解,這已經是高視醫療第二次沖刺上市,此前的招股書已經“失效”。
公開信息顯示,高視醫療成立于1998年,專注于服務眼科醫療事業,目前已成為集科研、生產、銷售、培訓、技術服務全產業鏈一體化的平臺型眼科醫療器械科技集團。2021年11月28日,高視醫療在港交所遞表,但未能在6個月內通過聆訊或招股。
此次遞交上市申請材料,高視醫療補充披露了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財務數據等信息。2019年、2020年和2021年,高視醫療的營收分別為11.07億元、9.62億元和12.98億元,年內利潤(凈利潤)分別為-3802.6萬元、9853.8萬元、-1.92億元。
而在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下,高視醫療在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的經調整利潤分別為1.35億元、1.63億元和2.09億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高視醫療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6.09億元。
貝多財經了解到,高視醫療在境內的主體為高視醫療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旗下公司包括北京高視遠望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上海高望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等。不過,高視醫療系公司并未持有“高視醫療”的同名商標。
此前,高視醫療的關聯公司北京美德大光科技有限公司(原高視醫療投資有限公司)曾申請“高視” 35類 廣告銷售商標,但在2018年被駁回。作為替代,北京高視遠望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則注冊了“高視”和“高視 GAUSH”等商標。
雖然標榜為“科技”公司,但高視醫療的專利布局略遜一籌。據智慧芽數據顯示,北京高視遠望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并未持有有效專利,但旗下深圳市高視耗材科技有限公司、寧波高斯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和高視精密醫療器械(蘇州)有限公司則合計擁有13項專利申請信息。
而招股書顯示,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高視醫療已在中國注冊10項發明專利及16項實用專利。截至同日,該集團亦已在中國香港、歐盟及其他司法權區注冊83項專利,并稱“這對我們的業務至關重要。”
2019年、2020年和2021年,高視醫療的研發開支分別為265.9萬元、313.9萬元和2350.6萬元,占總收入的比例分別為0.2%、0.3%和1.8%。高視醫療還稱,亦聘請泰靚的創辦人Bernardus Franciscus Maria Wanders作為其研發顧問。
據了解,泰靚(Teleon)為高視醫療在海外收購的品牌,羅蘭(Roland)亦是如此。其中,羅蘭主要從事生產及開發電生理產品;泰靚主要從事制造人工晶體及其他眼科產品,按2020年收入計算,其人工晶體在歐盟市場排名第二。
自于2020年11月及2021年1月完成收購后,高視醫療的自有產品收入占銷售產品收入的貢獻由2019年的1.1%、2020年的3.0%上升至2021年的28.0%。同樣的,其毛利率也由2019年的41.9%,分別增至2020年的45.3%以及2021年的46.9%。
據介紹,高視醫療旗下人工晶體及電生理產品已銷往70多個國家和地區,同時公司與多家全球領先的跨國高端眼科設備供應商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并開發了涵蓋所有主要眼科診斷和手術設備的具有競爭力的產品組合。
成立至今,高視醫療還獲得了多輪融資,投資方包括奧博資本、華平投資等。招股書顯示,高視醫療于2018年完成A輪融資并籌集約5000萬美元,并于2021年獲得1億美元B輪融資。
本次上市前,奧博資本通過OrbiMed Asia持股12.83%,華平投資通過Cuprite Gem持股12.14%,德福資本(GL Capital)持股5.03%,弘暉資本(Highlight Capital)持股3.02%,瑞信(Credit Suisse)持股0.95%。
同時,高視醫療的執行董事、董事會主席(董事長)兼行政總裁高鐵塔通過GT HoldCo持股45.01%,高凡通過GF HoldCo持股4.70%,劉希東通過LXD HoldCo持股4.62%。其中,高鐵塔及其控制的GT HoldCo為高視醫療的控股股東。
當前,高鐵塔的姐/妹夫張建軍為高視醫療的執行董事兼總裁,趙新禮為執行董事兼首席合規官;而高凡則為高鐵塔的胞弟、高視醫療董事、總裁張建軍的舅兄弟,曾任高視醫療的董事一職,于2019年11月被董事會決議罷免。
與之對應的是,高凡曾于有關訴訟中作證指其作為高視遠望(曾為本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的法定代表,于2005年應被定罪人士的要求向一名第三方支付人民幣20萬元。但,前董事及高視遠望均無因該事件被任何司法機關檢控。
該事件發生后,高視醫療終止前董事(高凡)的該公司董事職務及于本集團的其他職務,并減持前董事于該公司的股權。截至2018年12月31日,高凡對高視醫療的持股比例為28.29%,而在上市前則降至4.70%,低于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