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據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披露,安徽安芯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安芯電子”)獲得上市委會議通過。審議結果顯示,安芯電子符合發行條件、上市條件和信息披露要求。
據貝多財經了解,安芯電子成立于2012年10月,專業從事二極管芯片及元器件等高端半導體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2021年9月,安芯電子在科創板遞交招股書并獲得受理,正式沖刺科創板上市。
招股書顯示,安芯電子擬發行新股不超過1014萬股,擬募資3.95億元。根據介紹,安芯電子此次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所募集的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后將投資于高端功率半導體芯片研發制造項目、研發中心提升建設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
其中,高端功率半導體芯片研發制造項目總投資2.23億元,將在現有產線基礎上,建設年產360萬片的高端功率半導體芯片生產線,主要生產STD芯片、TVS芯片、FRD芯片和FRED芯片。
業績方面,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安芯電子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78億元、2.57億元和4.08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51.35%;凈利潤分別為327.35萬元、4551.01萬元和1.05億元,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94.49萬元、3384.70萬元和9795.05萬元。
2022年第一季度,安芯電子的營業收入為8948.00萬元,2021年同期為8665.13萬元;凈利潤1965.98萬元,2021年同期為2168.76萬元;扣非后凈利潤為1830.94萬元,2021年同期為1922.93萬元。
據招股書介紹,安芯電子的主營業務為功率半導體芯片、功率器件和半導體關鍵材料膜狀擴散源的設計制造與銷售,其中功率半導體芯片是功率器件功能的核心,也是發行人(安芯電子)的核心業務。
當前,安芯電子的主營業務覆蓋芯片設計、晶圓制造、封裝測試等半導體產業鏈各核心環節,產品廣泛應用于消費類電子、汽車電子、工業機電、安防、網絡通訊等領域。報告期內,安芯電子的主營業務收入主要來自芯片業務。
按產品不同,安芯電子的業務可分為功率半導體芯片、功率器件及膜狀擴散源三大類。報告期內,功率半導體芯片收入占比分別為64.88%、68.03%和68.19%;功率器件收入占比分別為35.03%、29.36%和29.67%;膜狀擴散源收入占比分別為0.09%、2.61%和2.14%。
其中,芯片客戶群以境內和境外知名半導體制造商為主;封測主要是以知名OEM客戶為主,搭配部分自主品牌客戶;膜狀擴散源客戶主要為境內及境外功率半導體器件晶圓制造廠商,并逐步擴展到晶閘管等應用領域。
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安芯電子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389.94萬元、1692.11和2562.49萬元,占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7.81%、6.58%和6.29%。截至2021年12月31日,發行人擁有15項發明專利,其中,形成主營業務收入的發明專利10項。
截至招股書簽署日,安芯電子及子公司已取得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并維持有效的專利權104項。據智慧芽數據顯示,安芯電子的專利布局主要專注在半導體、光刻膠、整流芯片、加工技術、定位裝置等技術領域。
上市前,安芯電子的實際控制人汪良恩、汪良美,合計持有發行人61.63%股權。據介紹,汪良恩和汪良美系兄弟關系,二人已簽訂一致行動協議,約定雙方在行使董事會和股東會表決權時保持一致,若雙方無法達成一致意見,應按照汪良恩的意見進行表決。
其中,汪良恩為安芯電子董事長、總經理,對安芯電子的持股比例為35.99%;汪良美為董事。持股25.64%。此外,董事、副總經理張小明持股5.98%,董事、副總經理李建利持股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