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貝多財經發現,星環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星環科技”)在科創板披露了上交所對其首輪問詢的回復。據了解,上交所首輪問詢主要提出26類問題,主要針對產品、收入、研發費用和毛利率等。
公開信息顯示,星環科技于2013年成立,2021年11月30日獲得科創板受理。根據介紹,星環科技是一家企業級大數據基礎軟件開發商,圍繞數據的集成、存儲、治理、建模、分析、挖掘和流通等數據全生命周期提供基礎軟件及服務。
據招股書,通過自主研發,星環科技已實現多項技術突破,截至招股書簽署日,該公司已獲授權境內專利 75 項(其中發明專利 72 項),境外專利 6 項。而據智慧芽數據顯示,星環科技共有127條專利申請信息,其中有效專利76件。
經分析可知,星環科技127條申請專利中共有124件為發明專利,占比高達97.64%。按技術領域來看,星環科技的專利布局主要集中在計算機設備、數據庫、分布式、服務器、元信息和大數據等方面。
根據介紹,星環科技通過核心技術產業化,形成了包括大數據與云基礎平臺、分布式關系型數據庫、數據開發與智能分析工具等基礎軟件產品體系,并提供基于公司產品的技術服務和大數據應用與解決方案。
招股書顯示,2018年、2019年、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下稱“報告期”),星環科技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13億元、1.74億元、2.60億元、8255.60萬元。其中,軟件產品與技術服務在報告期內為該公司貢獻了75%以上的主營業務收入。
報告期內,星環科技的凈利潤分別為 -1.39億元、-2.11億元、-1.84億元、和-1.48億元,僅三年半累計凈虧損6.83億元。截至2021年6月末,星環科技的累計未彌補虧損約為3.20億元。
在此背后,是星環科技對研發的投入加碼。報告期內,星環科技的研發費用分別為7568.18萬元、1.09億元、1.09億元和5907.79萬元,對應的研發費用率分別為66.89%、62.66%、42.11%和71.56%。
據了解,星環科技具體提供三大類的產品和服務:第一類是軟件產品與技術服務,主要銷售公司軟件授權并提供相關配套技術服務;第二類是應用與解決方案,主要針對大數據應用場景,提供大數據存儲、處理以及分析等相關場景下的咨詢、數據治理、定制開發等服務的解決方案;第三類是軟硬一體產品及服務,系大數據一體機硬件、通用服務 器等硬件產品銷售,主要配套公司相關軟件產品或服務一同銷售。
據沙利文數據,全球大數據市場規模由2015年231億美元增長至2019年的496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約為21.1%,全球整體市場規模有望在2024年超過800億美元,2019至2024年復合增長率約為11.8%。
全球大數據軟件市場規模由2015年的67億美元增長至2019年的170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為26.2%,超過硬件和服務收入增速,并且預計軟件市場規模將在2024年達到377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約為17.3%。
其中,中國大數據軟件市場由2015年的52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146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29.5%。未來五年,中國大數據軟件市場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整體軟件市場規模將在2024年達到492億元,2019-2024年復合增長率為27.5%。
本次沖刺科創板上市,星環科技擬通過IPO募資19.61億元。其中,8.98億元用于大數據與云基礎平臺建設項目,7.09億元用于分布式關系型數據庫建設項目,3.53億元用于數據開發與智能分析工具軟件研發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