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書又攤上事兒了。近日,小紅書的運營主體公司——行吟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下稱“小紅書”)被上海市黃浦區文化和旅游局作出警告并罰款30萬元。據貝多財經了解,這是小紅書2022年的首個公開罰單。
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小紅書的違法事實為:網絡服務提供者發現用戶發布、傳播含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內容的信息,沒有立即停止傳輸相關信息,采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處置措施。
對于處罰,小紅書方面回應稱:該處罰系因12月份央視報道提及的未成年信息審核漏放問題。小紅書將持續提升對不良信息的識別能力,持續提升平臺治理能力。用戶可通過平臺舉報渠道,對不良信息進行舉報,小紅書平臺將重點處理此類舉報。
屢錯屢犯,罰單不斷
在此之前,小紅書也曾多次收到過監管罰單。就在2021年4月,小紅書曾因違反《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管理規定》第十六條第(九)項的規定,依據《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管理規定》第二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被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處罰。
根據企查查信息,小紅書共有22條行政處罰記錄,以及15條歷史行政處罰信息,合計37條(未去重),累計處罰總金額為134.86萬元。其中,多數罰單和虛假廣告有關,單個罰單金額約在3萬元、5萬元不等。
值得一提的是,小紅書還曾在2018年8月因“違反侵害消費者人格尊嚴、侵犯消費者人身自由或者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依法得到保護的權利的”,被上海市嘉定區市場監管局處以罰款5萬元,決定文書號為滬監管嘉處字(2018)第142018000279號。
屢錯屢犯,對于小紅書來說已經是家常便飯。早在2019年7月,小紅書APP曾遭多家應用市場下架。彼時,小紅書曾聲明已對站內內容啟動全面排查、整改,深入自查自糾,積極配合有關部門,促進互聯網環境的優化與提升。
2019年5月,小紅書聯合創始人瞿芳還曾稱,“小紅書的內容生態是為用戶而生的,所有的規則從建立到迭代,都是為了保證社區內容對用戶有價值,這點是從2013年創業之初就一直貫穿到現在的?!?/p>
但在2021年11月3日,工信部通報38款存在問題的APP,小紅書、探探、作業幫等名列其中。根據通報,小紅書(7.13.0)、探探(4.8.8.2)、作業幫(13.25.2)存在的問題均為“超范圍收集個人信息”。
而在此前的2019年7月,小紅書也曾因“未經用戶同意收集個人信息”“誤導用戶收集使用個人信息”而被工信部通報,對應的版本為(5.50.0),一同被通報存在誤導用戶同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等問題還有神州租車、科大訊飛等。
亡羊補牢,態度積極
貝多財經了解到,小紅書也并非沒有作出努力,態度也十分端正。2020年下旬,小紅書曾宣布正式啟動 “啄木鳥”計劃,針對虛假推廣行為進行專項嚴打,覆蓋全站所有筆記,涵蓋歷史存量筆記和未來新增筆記,嚴重違規行為將被斷流封號處理。
此前的2020年二季度,小紅書也曾啟動過一次專項治理,重點打擊惡意營銷、評論區廣告引流等用戶高頻舉報的內容。據小紅書早前介紹,經過一個季度的打擊,評論廣告舉報量環比降低了44%。
小紅書2020年11月公布的整改成果顯示,2020年以來,小紅書已封禁相關賬號4055個。其中,炫富類內容封禁賬號729個、永久封禁賬號27個;低俗軟色情內容惡意營銷專項中共封禁賬號2905個、永久封禁賬號394個;累計處理筆記11474篇。
據媒體報道,小紅書相關負責人表示,炫富、低俗軟色情內容是平臺嚴打的重點。此類內容不僅嚴重違背社區“向上”的價值觀,損壞社區信任感,還可能會給用戶帶來損失。但貝多財經了解到,這一情況在小紅書仍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分析認為,屢屢出現“涉黃”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是小紅書不作為——審核不嚴的結果。另一方面,也折射了小紅書的社區內容存在審核漏洞,無法精準地甄別違規信息,運營規范不完善。
當下,小紅書最緊要的任務不是擴張,而是穩健發展。對于一個擁有上億用戶的互聯網平臺而言,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是極其有必要的,也是生存與發展的穩定基礎,尤其是用戶數突破3億的小紅書。
標簽難除
近年來,小紅書的發展可謂高歌猛進。2013年成立,小紅書以“Inspire Lives 分享和發現世界的精彩”為使命,主打海外購物分享指南,迅速俘獲了用戶的心。2018年,小紅書的用戶數突破1.5億。
而在2019年1月,小紅書便宣稱用戶數突破兩億。據小紅書提供的數據,截至2020年6月,小紅書月活過億,其中90后用戶占比70%。而據易觀的監測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2月,小紅書月活1.38億,日活為5547萬……
與此同時,小紅書也得到了眾多投資人的青睞。據早在2016年3月,小紅書就獲得了騰訊領投1億美元融資,并在2018年中旬獲得阿里巴巴領投超3億美元D輪融資。2021年,小紅書再度完成新一輪5億美元融資,投后估值達到200億美元。
據不完全了解,小紅書的投資方包括淡馬錫、騰訊、阿里巴巴、天圖投資、元生資本、金沙江創投、真格基金、紀源資本。不僅如此,小紅書還屢屢傳出即將上市的消息,但均未得到官方證實。
2021年3月,前花旗集團TMT投資銀行部亞太區董事總經理楊若加入小紅書,擔任該公司首席財務官(CFO)一職。一般來說,招募CFO被認為是上市前的標配。不過,小紅書則表示暫無上市計劃。
不過,小紅書在大眾中的印象每況愈下,更是在一定程度上變成了“小黃書”,且多次踩紅線,更涉及到未成年人,違規標簽難除。有法律學者指出,網絡平臺忽視相關的法律法規,造成未成年人權益受損,也必將受到法律問責。
未來,小紅書將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