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貝多財經從知情人士處獲悉,生鮮電商平臺美菜網(北京云杉世界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下稱“美菜”)已經決定將在港交所申請上市,預計將在2022年上半年公開遞表。目前,美菜已選定相關服務機構。
美菜于2014年6月6日正式成立,累計融資超過100億元。據介紹,其一直致力于用互聯網思維去改變國內現代農業和餐飲供應鏈,專注為全國近千萬家餐廳,提供全品類、全程無憂的一站式餐飲食材采購服務。
據智慧芽數據顯示,美菜所屬公司——北京云杉世界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共申請專利52件,其中有效專利15件。按專利布局來看,該公司的專利主要在周轉箱、庫存量、供應商、出液孔、服務端、儲液袋等領域。
美菜方面宣稱,其是“買菜界的京東”。截至2021年2月,美菜布局了全國200多個城市,擁有150個物流中心,日處理超過500萬個包裹,2萬多輛配送車輛,員工數量達3.5萬人,服務餐廳近1千萬家。
據了解,美菜主要針對B端的商戶提供服務。在疫情影響下,美菜于2020年2月開始提供C端(個人家庭戶)的購買配送服務。2020年中旬,曾有媒體報道稱,美菜網轉型C端后業績已恢復了70%-80%。
而在餐飲供應鏈這一領域,美菜的競爭對手還包括千味央廚(SZ:001215)等。2021年9月6日,千味央廚登陸深交所創業板。據了解,千味央廚的客戶包括必勝客、肯德基、漢堡王、華萊士、德克士、小肥羊等。
相較其它生鮮電商平臺(如:盒馬、美團買菜、每日優鮮、叮咚買菜)不同的是,美菜的配送一般都在用戶下單的次日上午。相比之下,一般的生鮮電商平臺采用的則是“即時配送”模式,多數可在30至60分鐘內送達。
值得一提的是,每日優鮮、叮咚買菜均已實現在美國上市,多點Dmall也在籌謀上市。據貝多財經了解,每日優鮮、叮咚買菜的IPO發行價分別為13美元/股、23.5美元/股,目前均已“腰斬”。
截至2022年1月7日美股收盤,每日優鮮的股價收報4.67美元/股,較IPO發行價的累計跌幅為64.08%,總市值為11.00億美元。同期,叮咚買菜收報12.35美元/股,較IPO發行價累計下跌47.45%,總市值為29.15億美元。
在此之前,叮咚買菜的股價曾一度上漲至46.0美元/股,對應的市值達到108.56億美元,而今已經跌去七成,累計減少約80億美元。而據美菜介紹,其在2018年9月的估值已經接近70億美元。
換句話說,叮咚買菜的市值已經跌去一個“美菜”。事實上,2018年9月也是美菜最后一次公開融資(E輪)的時間。據了解,美菜的投資方包括真格基金、藍湖資本、順為資本、杭州銀行、CMC資本、Tiger Global Management和高瓴資本等。
此后,美菜網并未再次宣布公開融資事項。2019年中下旬,有媒體報道稱,美菜網新一輪融資失敗,資金鏈緊張。但遭到了美菜網創始人兼CEO劉傳軍的否認,其稱“(美菜)有足夠的資金儲備,所謂融資失敗完全不存在”。
根據媒體報道,劉傳軍曾在2019年10月的美菜供應商大會回應稱“暫時不會考慮上市”,并表示將關注于生鮮供應鏈的構建,持續在技術和大數據上投入,為行業提供包括商品、物流、系統、金融在內的服務。
據劉傳軍介紹,美菜網雖然還處于虧損,但有較好的現金流,預計在2020年年底實現盈利,并在2021年實現規模化盈利。劉傳軍還指出,美菜在生鮮物流供應鏈的投入已經累計達到20億元。
但在2021年9月3日,界面新聞曾報道稱,美菜在內部正進行著裁員動作與業務范圍收縮。其中,美菜成都研發中心將整體裁撤,北京總部產品研發等技術部門、采購銷售等業務部門、財務等職能部門均面臨著50%及以上的裁員比例。
對此,美菜方面回應稱,“美菜過去、現在和未來都會進行正常的組織調整與優化,不斷提高組織效能和專業能力,從而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和價值。同時,美菜所有的業務城市均在正常運營。”
盡管如此,這也給美菜的上市帶來了不確定性。更何況,美菜此前聘請的CFO(首席財務官)王燦也在入職該公司后不久就選擇了離開。除了王燦外,美菜的財務總監卓力克也在2021年1月離職。
此前,美菜相關負責人曾稱“公司目前尚無IPO時間表,王燦因家庭原因已離職,公司正在尋找新任CFO”。就目前來看,美菜啟動上市計劃代表著相關高管或已備齊。若進程順利,,美菜有望成為國內生鮮電商第一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