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家“元宇宙”上市公司要來了。12月28日,北京飛天云動科技有限公司(FlowingCloudTechnologyLtd,下稱“飛天云動”)公開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貝多財經發現,飛天云動的招股書中“元宇宙”字樣共出現243次。
據了解,飛天云動在境內對應的主體為北京掌中飛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掌中飛天”或“掌中飛天科技”)。2017年7月14日,掌中飛天曾在新三板掛牌交易,并于2019年終止掛牌。
公開信息顯示,掌中飛天成立于2008年3月,是是一家集“科技、內容、IP、商業”為一體的互動內容服務商,業務涵蓋AR/VR技術、互動內容研發、IP運營、大數據、廣告營銷等領域。
此前,湖南衛視主持人杜海濤曾是掌中飛天的股東。此前的2017年2月,杜海濤作為新增投資人參與掌中飛天的增資,并成為該公司的第三大股東,持股比例達到8.6%。同期,掌中飛天董事長兼總經理汪磊控股67.34%。
不過,隨著掌中飛天的增資,杜海濤對該公司的持股比例逐步降至2021年的約3.84%。2021年8月,杜海濤將其所持股份轉讓給了李秀杰,價格為183.93萬元。
而在2021年11月30日,掌中飛天更名為“飛天云動”( Flowing Cloud)。根據介紹,新成立的飛天云動將戰略布局“元宇宙”領域,核心業務包括SaaS版塊、文旅版塊和教育版塊。
從某種程度上來看,若飛天云動成功上市,也將成為國內首個元宇宙上市公司。在此背后,是元宇宙賽道的爆火,不少A股上市公司因此而騰飛,百度、騰訊、字節跳動、阿里巴巴等巨頭亦在推動相關產品落地。
元宇宙概念火爆,巨頭爭相入局
招股書顯示,飛天云動是中國元宇宙場景應用層(或AR/VR內容及服務市場)的領先供應商,且已開始建立元宇宙平臺——飛天元宇宙。飛天元宇宙宣稱,“為開放式浸潤的3D虛擬世界,720度內部VR全景展現你的形象,讓虛擬與現實融合完美”。
根據艾瑞咨詢的資料,按收入計,飛天云動于中國的AR/VR內容及服務市場排名第一,于2020年佔市場份額的2.3%。按收入計,飛天云動亦在中國的AR/VR服務市場中排名第一,于2020年佔市場份額的12.6%。
據介紹,元宇宙的生態環境由底層技術層、場景應用層、設備層和平臺層相互作用而共同構成。其中,AR/VR內容及服務市場為元宇宙生態系統中的場景應用層,而飛天云動主要提供AR/VR內容及服務和AR/VR技術。
就此來看,飛天云動是一家AR/VR內容及服務市場的供應商。根據招股書,飛天云動已創建提供AR/VR相關全方位服務的業務,主要包括:AR/VR服務、AR/VR內容、AR/VR SaaS及IP業務。
除此之外,飛天云動還表示,其已開始建造自身的元宇宙平臺。2021年11月,飛天云動宣布其將發佈飛天元宇宙平臺,最終目標是讓客戶有能力與虛擬商務空間的客戶自行開展商務合作,一方面改善客戶體驗,另一方面幫助客戶發掘商機。
此前,網易云音樂在港交所上市時就已經舉辦了一場“元宇宙”上市儀式。據貝多財經此前報道,網易云音樂于2021年12月2日舉行敲鐘儀式,并同步在網易伏羲沉浸式活動系統“瑤臺”舉辦線上敲鑼儀式,三位“丁磊”參與其中。
在網易伏羲的“元宇宙”分會場,不僅還原線下敲鐘儀式的黑膠簽到、大事件墻、音樂人墻等布置,參與觀禮的嘉賓還可以操控自己的“數字分身”,見證網易云音樂上市。據了解,這也是全球首個“元宇宙敲鑼”。
而在2021年12月27日,百度Create 2021(百度AI開發者大會)在其發布的元宇宙APP “希壤”召開。會上,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等人也以數字人的形式出現。根據介紹,這是國內首次在“元宇宙”世界里舉辦的科技大會。
在這場“元宇宙”大會上,百度首席技術官王海峰還發布了百度智能云數字人平臺“曦靈”。根據介紹,該平臺可為各行各業提供多種數字人生成和內容生產服務,進一步降低“數字人”的應用門檻。
除了互聯網公司外,其它類型的科技公司也不例外。據不完全了解,目前已有多家車企申請注冊元宇宙相關商標,包括上汽集團、吉利汽車、理想汽車、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等。近日,一汽集團也開始申請元宇宙相關商標。
更早之前,Facebook改名Meta亦是如此。
沖刺元宇宙第一股,飛天云動欲借神力
回到飛天云動身上,盡管該公司在招股書中濃墨重筆地將“元宇宙”作為賣點,但該公司的主要收入依然來自AR/VR服務、AR/VR內容以及其過往的游戲業務等。2018年,游戲相關業務為飛天云動帶來了41.1%的收入,而今占比已經大幅下降。
飛天云動2018年、2019年、2020年以及2021年上半年的收入分別為1.64億元、2.51億元、2.29億元和2.78億元。其中,AR/VR服務收入分別為4710.2萬元、1.37億元、1.42億元和1.72億元,占比分別為28.7%、54.6%、41.9%和62.1%。
同期,飛天云動來自AR/VR內容的收入分別為2804.7萬元、4532.3萬元、1.15億元和8127.2萬元,占比分別為17.1%、18.1%、33.9%和29.3%,還有部分收入來自AR/VR SaaS。以此來看,AR/VR 相關業務已經成為了飛天云動的主要收入來源。
當前,飛天云動已經實現連續盈利。飛天云動的凈利潤分別為4306.7萬元、4187.9萬元、6025.2萬元和3393.8萬元,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經調整純利(凈調整后凈利潤)分別為4709.7萬元、4187.9萬元、6106.9萬元和5307.9萬元。
根據介紹,飛天云動的愿景是成為中國元宇宙生態中的一名先行者和領先者。該公司致力經營中國領先的元宇宙平臺,通過連接中小企公司與元宇宙及建立該公司自己的飛天元宇宙平臺,為商業客戶提供服務。
本次沖刺港交所上市,飛天云動擬將募資凈額用于:增強其研發能力及改進服務及產品;提升銷售及營銷職能;選定合并、收購和戰略投資;預計將用于開發該公司的飛天元宇宙平臺等以及用作運營資金和一般公司用途等。
根據招股書描述,透過AR/VR及其他技術基于現實世界具有可持續存在的虛擬世界。而報告期內,飛天云動的AR/VR服務、AR/VR內容及AR/VR SaaS分別貢獻了45.9%、75.3%、78.5%及93.5%的收入。
不過,飛天云動也表示,其處于一個正在快速發展的市場。而由于AR/VR內容及服務行業(即元宇宙場景應用層)為新的及正在發展的行業,該公司的高歷史增長率未必能夠作為未來業績的指標。
總結
在貝多財經創始人賈小俊看來,元宇宙本質上還是技術的一種呈現形式,短期內實現并不現實。真正意義上的元宇宙需要將各項技術融合,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所謂的AR/VR可以看做一個簡化版。
但值得肯定的是,元宇宙的概念十分超前,這一特性和AI(人工智能)比較相似。和AI一樣的是,元宇宙也會有不同的應用場景,而不局限于游戲。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元宇宙一切皆有可能。
根據艾瑞咨詢,元宇宙目前主要處于1.0概念版本階段,即體驗屬性階段。元宇宙預計將進化并經歷元宇宙2.0及元宇宙3.0階段。飛天云動在招股書中稱,元宇宙的發展具有高度不確定性,目前尚未成熟。
同時,飛天云動在提示風險時稱,其飛天元宇宙平臺計劃屬非常初步階段,并無肯定的變現業務模式。由于其無法控制的因素,該公司的收入、開支及經營業績可能會在不同時期有所不同。
單就AR/VR內容及服務市場而言,根據艾瑞咨詢報告,按收入計,AR/VR內容及服務市場的市場規模從2016年的人民幣4億元增長至2020年的人民幣115億元,複合年增長率達132.9%。
報告指出,隨著各類行業的AR/VR內容和服務應用的不斷增長,預計2025年按收入計,AR/VR內容及服務市場的市場規模將達人民幣1028億元,2021年至2025年期間的複合年增長率達48.6%。
以此來看,AR/VR內容和服務應用市場前景十分廣闊。不過,這一市場參與者較多,且極為分散。按2020年收入計,飛天云動的市場份額僅為2.3%,排在其后的A公司市場份額僅為1.7%,B公司為1.3%,均未形成絕對優勢。
而就AR/VR服務市場這一細分領域而言,按2020年收入計,飛天云動的市場份額達到12.6%,遠超其它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