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微博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微博”)宣布,其國際發售及香港公開發售的最終發售價均厘定為每股發售股份272.80港元。按照計劃,微博擬于2021年12月8日在港交所上市,證券代碼為“09898”。
根據此前公告,微博計劃在全球發售1100萬股公司A類普通股,包括550萬股新股份及550萬股銷售股份。其中,全球發售初步包括香港公開發售的110萬股新股份及國際發售的990萬股發售股份,分別占全球發售中發售股份總數的10%及90%。
此次,微博全球發售所得款項總額(扣除包銷費及發售費用前)預期約為15.004億港元。其中,約45%用于持續發展用戶群并提高用戶參與度,以及提升內容生態系統;約25%用于研發以提升用戶體驗及變現能力;約20%用于有選擇地尋求戰略聯盟、投資和收購等。
此前,微博已于2014年4月17日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代碼為“WB”。時隔近七年,微博選擇了香港作為二次上市的地點。早前,阿里巴巴、網易、百度、嗶哩嗶哩等多家互聯網公司也已經實現在港交所二次上市。
本次沖刺港交所上市,微博-SW(HK:09898)采用以同股不同權的架構。其中,新浪公司持股44.4%,控制投票權70.6%;阿里巴巴持股29.6%,控制投票權15.7%。穿透股權可知,新浪公司和微博均由新浪董事長兼CEO、微博董事長曹國偉控制。
值得關注的是,微博本次赴港上市并未獲得足額申購,尤其是香港發售部分。據了解,微博在相關公開發售部分將發售110.0萬股,按此前擬定的388港元/股需募集4.27億元;國際配售990.0萬股,需募資金額38.41億港元。
而最終,微博定價為每股發售股份272.80港元,較最高價減少29.7%。按此計算,微博若發售1100萬股新股,則將獲得約30.008億港元的資金。不過,其僅發售550萬股新股份,其余550萬股為銷售股份。
因此,微博最終的募資金額約為15.004億港元。相關平臺顯示,截至2021年12月1日申購截止,微博在香港公開發售部分僅獲得2.69億港元的申購,約占其可申購金額的0.63倍,并未獲得足額申購。
根據回撥機制,微博或將原計劃分配給香港散戶的部分股份,調整一部分到國際發售板塊,由機構投資者承擔。但這也意味著,散戶(個人投資者)對微博的認購熱情低迷。相比之下,同期申購的凱萊英、北海康城也是如此。
與之對應的是,2021年7月7日盤中,微博(NASDAQ:WB)在美股市場曾一度上漲至64.70美元/股,市值為148.16億美元。而截至2021年12月2日美股收盤,微博的股價、市值分別為34.36美元/股和78.72億美元,相對縮水接近五成(約46.89%)。
微博在2018年、2019年、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7.19億美元、17.67億美元、16.90億美元和 10.33億美元,對應的凈利潤分別為5.72億美元、4.95億美元、3.13億美元和 1.31億美元。
2021年前三個季度,微博的營收共計為16.41億美元,同比增長39.46%;凈利潤3.13億美元,同比增長9.94%。其中,2021年第三季度營收6.07億美元,凈利潤1.82億美元,分別同比增長30.4%、442.9%。
截至2021年9月30日,微博的月活用戶(MAU)達到5.73億,同比凈增6200萬;日活用戶(DAU)達2.48億,同比凈增2300萬。而截至2021年6月,其月活、日活分別為5.66億、2.46億。
整體來看,微博的盈利能力依然可觀。根據該公司業績電話會議透露的信息,得益于東京奧運會和其他社會熱點的催化,2021年7月份~8月份微博用戶流量達到疫情后的峰值,為其2021年第三季度業績提供了穩健支撐。
微博還表示,預計到2021年四季度,單季度凈收入將同比增長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