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順豐同城在港交所披露公告,宣布開啟招股。本次沖刺港交所上市,順豐同城擬發行1.31億股H股,發售價在每股發售股份16.42港元至17.96港元之間,最高募資23.56億元。
在不考慮超額發售權的情況下,按17.96港元/股計算,順豐同城上市時的市值將達到167.65億港元;按16.42港元/股計算,順豐同城上市時的市值約為153.27億港元。
假設發售價為17.19港元/股(即發售價范圍的中位數),并假設超額配股權未獲行使,順豐同城全球發售所得款項凈額估計約為21.29億港元,對應市值約160.46億港元。順豐同城預期,其將于2021年12月14日在港交所上市。
根據介紹,順豐同城擬將募資所得款項凈額的約35%預期用于研發及技術基礎設施;約20%預期用于擴大服務覆蓋范圍,包括場景覆蓋及地域覆蓋,以及擴大運力池;
約20%預期用于為公司可能不時物色的潛在戰略收購及投資于行業價值鏈上下游業務提供資金,以補充及擴大公司的業務營運;約15%預期用于營銷及品牌推廣;及所得款項凈額的約10%預期用作營運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
阿里巴巴斥資8.5億港元參與認購順豐同城
值得一提的是,順豐同城還和阿里巴巴、哈啰出行等“握手言和”,并和阿里巴巴控股的間接全資附屬公司淘寶中國控股有限公司及Hello Inc.訂立基石投資協議。按照協議,阿里巴巴和哈啰出行將斥資約8.9億港元購買順豐同城的股份。
其中,阿里巴巴認購8.52億港元,哈啰出行認購3879萬港元。基于發售價的中位數每股發售股份17.19港元(不考慮超額配售權),包括阿里巴巴、哈啰出行在內的基石投資者將認購的H股總數為5177.82萬股,占發行后總股數的5.55%。
伴隨投資的同時,順豐同城分別與淘寶中國、哈啰出行簽訂了業務合作框架協議。其中,與淘寶中國將在市場營銷、供應鏈、物流及配送服務以及軟件技術的領域建立并開展業務合作;和哈啰出行將在硬件及設備領域建立并開展業務合作。
在本次上市前的股權架構中,王衛通過明德控股持有順豐同城約59.3%的股權,合計控制順豐同城約75.10%的表決權。IPO后,王衛通過明德控股和順豐泰森合計控制順豐同城64.54%的股份,阿里巴巴持股5.31%,哈啰出行持股0.24%。
其中,王衛為順豐控股創始人、董事長,亦是實際控制人。除此之外,順豐同城的股東還包括黃山賽富、騰元投資、新希望亞太投資、中信資本、聯想、興業銀行等。
經營效率優化,扭虧為盈時間尚未可知
業務層面,順豐同城于2016年開始從事同城即時配送業務,原為順豐控股集團旗下的一個獨立業務部門,2019年獨立并進行公司化運作。順豐同城在招股書中援引艾瑞咨詢報告稱,其已成為中國最大的第三方實時配送服務平臺。
根據艾瑞咨詢報告,截至2020年、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十二個月及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三個月,按訂單量計,順豐同城的市場份額分別為10.4%、10.9%和11.1%。
截至2021年5月31日,順豐同城已累計服務于超2000名品牌客戶和超53萬注冊商家,為約1.26億個人注冊用戶提供即時本地生活服務,并覆蓋了中國超1000個市縣。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數據顯示,2014年至2019年,中國即時配送市場用戶規模從1.24億人增長到4.21億人,年復合增長率達27.69%。同期,中國即時配送市場規模從110.3億元增長到1312.6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64.10%。
順豐同城在招股書披露,其平均配送時長為30分鐘、時效達成率超95%。從訂單數據上來看,順豐同城的訂單總數從2018年的0.80億筆增加至2019年的2.11億筆,以及2020年的7.61億筆,近三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208.7%。
同期,順豐同城的營收分別為9.93億元、21.07億元和48.43億元,近三年的復合年增長率達到120.84%。2021年前5個月,順豐同城的收入為30.45億元,較2020年同期的14.29億元同比增長113.09%。
不過,順豐同城尚未實現盈利。2018年、2019年、2020年以及2021年前5個月,順豐同城的凈虧損分別為3.28億元、4.70億元和7.58億元和3.53億元,對應的毛利率分別為-23.3%、-16.0%、-3.9%和-0.9%。
非國際會計準則下,順豐同城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經調整后的凈虧損分別為3.28億元、4.58億元和6.05億元,2021年前5個月的調整后凈虧損為2.97億元,對應的調整后毛利率分別為33.1%、-21.7%、-12.5%和-9.8%。
以此來看,順豐同城的經營效率在逐漸改善。而隨著規模的增長和經營效率的提升,順豐同城有望在不久后實現盈利。此次沖刺“第三方即時配送平臺第一股”,對順豐同城來說很可能是一個轉折的節點。
但順豐同城在其招股書中稱,“考慮到上市后預期產生的以股份為基礎的薪酬開支以及營業成本、銷售及營銷開支、研發開支因集團的不斷擴張而增加,預計2021年我們的凈虧損將大幅增加。”
這意味著,順豐同城短期內仍是一家“燒錢”的上市公司。此外,順豐同城的用工成本高企。2018、2019年和2020年,順豐同城的騎手外包開支分別為10.45億元、21.11億元和48.60億元,均超過該公司同期的總收入。
強化自身科技能力,加碼研發投入
另據了解,作為順豐同城的母公司——順豐控股的股價在過去半年的時間內接連走低,后者的市值在年初至今已經跌去了五成。今年前三季度,順豐控股的經營業績也出現了大幅下滑。
由此,也必將給順豐同城帶來負面影響。不過,隨著上市的進行,以及推進和阿里巴巴、哈啰出行的合作,有望給順豐同城注入新的強心劑,為其業務擴張提供動力。
另一方面,順豐同城也在加碼技術投入,強化自身。據智慧芽數據顯示,順豐同城關聯公司北京順豐同城科技有限公司(即“順豐同城”)從2018年開始在電子設備、圖形用戶界面、變化狀態、訂單信息、服務器等技術領域申請專利。
目前,順豐同城已申請專利95件,其中發明專利占比83.16%。截至目前,順豐同城持有的有效發明專利為18件。而從研發團隊情況來看,順豐同城共有72個發明人。
從開支層面來看,2018年、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前5個月,順豐同城的研發開支分別為5790.1萬元、7037.3萬元、1.37億元和7367.9萬元,占各期收入的百分比分別為5.8%、3.3%、2.8%和2.4%。
除了順豐同城外,國內的即時配送平臺還包括閃送、UU跑腿、達達集團以及美團旗下美團配送、餓了么旗下蜂鳥配送等。其中,達達集團(NASDAQ:DADA)已于2020年6月5日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
而閃送等雖然頻頻傳出上市消息,但暫未在任何市場遞交上市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