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晚間,順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順豐控股”)發布公告稱,其控股子公司杭州順豐同城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同城實業”或“順豐同城”)在香港上市申請獲得聯交所原則上同意。
根據介紹,同城實業的保薦人已收到港交所發來的信函,信函顯示香港聯交所(即“港交所”)原則上同意同城實業遞交的首次公開發行H股股票并在港交所主板上市的申請。順豐控股稱,同城實業上市前尚需取得港交所的最終批準。
貝多財經了解到,同城實業于2021年6月30日在港交所公開遞交上市申請,11月上旬通過聆訊。如果進程順利,同城實業(順豐同城)將成為順豐控股系的第4家上市公司。
順豐同城在招股書中援引艾瑞咨詢報告稱,其已成為中國最大的第三方實時配送服務平臺。截至2020年、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十二個月及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三個月,按訂單量計,順豐同城的市場份額分別為10.4%、10.9%和11.1%。
聆訊后招股書顯示,順豐同城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的營收分別為9.93億元、21.07億元和48.43億元,凈虧損分別為3.28億元、4.70億元和7.58億元;2021年前5個月,順豐同城營收30.45億元,凈虧損3.53億元。
非國際會計準則下,順豐同城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經調整后的凈虧損分別為3.28億元、4.58億元和6.05億元,三年累計虧損約14億元。2021年前5個月,順豐同城的調整后凈虧損為2.97億元,2020年同期為虧損1.77億元。
據了解,順豐同城圍繞配送服務申請了不少的專利。根據智慧芽數據顯示,順豐同城關聯公司北京順豐同城科技有限公司(即“順豐同城”)從2018年開始在電子設備、圖形用戶界面、變化狀態、訂單信息、服務器等技術領域申請專利。
目前,順豐同城已申請專利95件,其中發明專利占比83.16%。截至目前,順豐同城持有的有效發明專利為18件。從研發團隊情況來看,順豐同城共有72個發明人。
貝多財經了解到,與順豐同城業務模式相似的還有閃送、UU跑腿、達達集團以及美團配送、蜂鳥配送等。其中,達達集團已于2020年6月5日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
而閃送也多次傳出上市相關消息,但截至目前仍未公開提交上市申請。此前的2020年8月,閃送副總裁杜尚骉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閃送可能會在不久之后上市。”
對比來看,順豐同城的注冊騎手遠不及其同行。2021年3月30日,閃送宣布完成1.25億美元D2輪融資時披露的數據顯示,閃送平臺的閃送員注冊量累計超過400萬。
相比之下,截至2021年5月31日,順豐同城擁有超過280萬名注冊騎手,約為閃送的70%。同期,順豐服務的注冊商家超過 53萬名,擁有約1.26億名個人注冊用戶,服務網絡覆蓋超過1000個市縣。
2018年、2019年和2020年,順豐同城對應的年度訂單量分別為7980萬單、2.11億單和7.61億單。同期,達達集團的訂單數分別為5.2億單、7.5億單、11億單,遠超順豐同城。
另據了解,順豐同城的收入早已被騎手吞噬。具體來看,其2018、2019年與2020年的騎手外包開支分別為10.45億元、21.11億元和48.60億元,均超過該公司同期的總收入。
換句話說,單靠自身收入,順豐同城已經沒辦法覆蓋騎手的成本了。不過,順豐同城騎手每個即時配送訂單所獲得的收入在逐年下降,分別約為13.10元、10.00元、6.39元,年復合增長率為-30.16%。
基于此,順豐同城想要留住騎手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