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南京云創大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云創數據”,835305.NQ,BJ:835305)平移北交所,成為81家北交所首批上市公司之一。截至11月15日收盤,云創數據收報22.16元/股,單日下跌6.69%。
云創數據董事長張真表示,作為北交所首批企業之一,云創數據今后將繼續瞄準迅猛增長的大數據存儲與智能處理需求,在技術研發、市場營銷等方面持續創新,不斷提升研發能力,加強內部管理,依靠科技創新保持競爭優勢。
資料顯示,云創數據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集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云存儲技術于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聚焦于大數據存儲與智能處理業務。2015年12月,云創數據在新三板掛牌交易,2021年8月26日登陸精選層。
據了解,云創數據在智慧芽“北交所科創力排行榜”中排名第二。根據智慧芽數據,云創數據目前共有70件專利申請,最早專利申請是2011年。其中,審中專利的占比超過15%,反映了云創數據近期較高的創新活力。
目前,云創數據的專利累計被引用次數超過370次,其中核心專利被引用次數超過130次,展現了在行業中較高的技術影響力。不過,從專利申請趨勢來看,云創數據的近3年專利增長率呈現負增長,為-38.10%,低于行業平均水平。
此外,作為云創數據公司內部發明數量排名前十的核心發明人之一——原董事、副總經理吳亞洲于2017年12月自愿申請辭去公司副總經理一職。而自2017年起至今,吳亞洲登記為發明人的專利申請量為0。
財務方面,云創數據此前公布的財報數據顯示,其2020實現營業收入3.63億元,同比2019年的2.73億元增長33.01%;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7173萬元,同比2019年的8080.88萬元下降11.23%。
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云創數據2020年度的凈利潤為6639.10萬元,較2019年同期的7345.23萬元下降9.61%。截至2020年末,云創數據的總資產為8.38億元,同比增長42.43%。
云創數據解釋稱,其2020年營業收入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持續加大市場開拓深度和力度、優化產品結構所致,而公司凈利潤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是營業收入的增長,導致營業成本也隨之增長。
2021年前三季度,云創數據的營收為2.53億元,較2020年同期的2.22億元增長14.22%;凈利潤3155.77萬元,較2020年同期的凈利潤3613.86萬元減少12.68%。
作為一家專注于大數據領域的公司,云創數據對研發的投入不算吝嗇。財報顯示,該公司2021年年1至9月(前三季度)的研發投入共計達3068萬元,同比增長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