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準上市公司安能物流(HK:09956)公布招股結果。本次赴港上市,安能物流發行8022萬股股份,每股定價13.88港元,募資凈額約為10.09億港元。按照計劃,其股份預期將于11月11日掛牌上市。
貝多財經發現,安能物流的最終IPO定價位于此前發售區間的底端。據了解,其擬定的發售價格區間13.88港元至16.88港元。另一方面,安能物流本次在香港發售股份獲超額認購2.8倍,遠低于京東物流早前的盛況。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赴港上市,安能物流引入嘉實基金管理的Harvest SPC為基石,認購約1250萬美元(或約9723萬港元)股票。根據計算,該基石投資人的認購比例約為8.73%,對安能物流上市后的持股比例僅為0.60%。
相比之下,京東物流則獲得了包括軟銀、淡馬錫等7家基石投資人的認購,總計15.29億美元,合計認購比例接近五成。其中,軟銀認購6億美元,淡馬錫認購2.2億美元。
公開信息顯示,由京東集團分拆的京東物流于2021年5月28日在港交所上市,發行價為40.36港元/股,募資241.13億港元。根據京東物流此前公布的發售結果,其在香港公開發售獲認購715.61倍。
不過,京東物流的股價表現并不如人意。5月28日上市首日,京東物流的股價收報3.32%,并曾在2021年6月2日一度達到48.15港元/股。而截至2021年11月9日收盤,京東物流的股價僅收報32.90港元/股。
按此計算,京東物流的股價較早前的IPO發行價累計下跌18.48%,較歷史最高點跌去31.67%。此外,富途數據顯示,近期在港交所上市的優矩互動(優矩集團)、三葉草生物、譚仔國際等均在上市時首日錄得破發。
據不完全了解,近期在香港上市的10家公司中僅有3家在上市首日未破發,分別是微創機器人、微泰醫療和東莞農商銀行。這意味著,港股新股市場的熱情仍未回溫。
根據公開信息,安能物流成立于2010年,其前身為上海安能物流有限公司。根據智慧芽數據,安能物流在IPO前曾獲得多輪融資,包括2020年1月的超3億美元F輪融資,2021年2月完成約3億美元的戰略融資。
來自智慧芽數據
招股書顯示,安能物流的股權曾在2016年、2019年分別遭到紅杉資本、華平投資的拋售。對此,安能物流向貝多財經反饋時稱,“股東是否繼續持有股權并不代表其對安能物流未來發展具有信心與否,股東擁有自由支配權”。
不過,安能物流的股東陣容依然十分豪華。在安能物流上市前,大鉦資本持股27.81%,鼎暉投資持股10.39%,CPE(中信產業基金)持股6.87%,平安集團、高盛、伊利分別持股2.37%、1.06%、0.51%。
同時,安能物流執行董事兼董事長王擁軍持股2.46%,執行董事、首席執行官兼總裁秦興華持股10.26%,執行董事兼首席運營官祝建輝持股0.65%,聯合創始人劉海燕(曾任董事一職)持股0.37%。
財務表現方面,招股書顯示,安能物流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的營收分別為53.32億元、53.38億元和70.82億元,對應的凈利潤分別為-21.13億元、-2.14億元和2.18億元。
在非香港財務報告準則下,安能物流2018年至2020年經調整后的凈利潤分別為-16.12億元、2.10億元和6.54億元,2021年前4個月錄得調整后凈利潤1.83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安能物流在2021年9月19日向港交所遞交的招股書【聆訊后資料集(第一次呈交)】中將其2018年調整后凈利潤寫成了“-14.92億元”,存在事實性錯誤。
聆訊后資料集(第一次呈交)截圖
貝多財經在此前報道中指出,安能物流招股書中在計算經調整后凈利潤時刪除了“與已終止快遞業務有關的資產減值”這一指標,在2018年、2019年分別為1.92億元、1.43億元。
據了解,這與安能物流在2019年初終止快遞業務有關,屬于非經常性項目。經貝多財經計算發現,安能物流2018年經調整后凈利潤應為-16.12億元,即為虧損16.12億元,安能物流招股書存在事實性“數據錯誤”。
不過,安能物流并未進行二度解釋說明,僅在2021年10月28日遞交的招股書【聆訊后資料集(第一次修訂版)】中進行了修訂。但這也意味著,安能物流董事會及其中介團隊存在工作態度不嚴謹之處。
聆訊后資料集(第一次修訂版)截圖
本次赴港上市,摩根大通、中金公司為安能物流的聯合保薦人;安永為其審計師,競天公誠、達維分別為其中國律師、香港律師,漢坤、富而德分別為其券商中國律師、券商香港律師,艾瑞咨詢為其行業顧問。
此前,嗶哩嗶哩等也曾出現在港交所公布上市材料出錯的情況。另外一家擬在A股上市的公司,證監會直指其“招股說明書存在較多文字錯誤”,并要求發行人和保薦機構“仔細校對,切實提高申報文件質量”。
柏拉圖(Plato)曾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貝多財經認為,安能物流應當以此為戒,自我反省、加深認知,認真對待資本市場,以更好的業績回報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