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已至,全國都迎來斷崖式降溫。恰逢雙十一購物狂歡節,各平臺紛紛上新羽絨服,羽絨服帶起了一波消費“冷”潮。然而羽絨服的價格卻并沒有隨著溫度的降低而“降溫”。幾天前,#你能接受千元以上的國產羽絨服嗎#的話題便登上了微博熱搜并持續在榜 2天,引發網友的關注和熱議。截至發稿前,該微博話題已有超 1000萬閱讀。
事情源自微博有網友發文吐槽羽絨服的價格昂貴,表示一件羽絨服的價格能上千甚至上萬,已經抵得上一個普通工薪階級一個月甚至兩個月的工資。網易嚴選、艾萊依、高梵等國產品牌的羽絨服紛紛躺槍。
緊接著,11月3日下午,紅星新聞便在微博上發布了一則視頻。視頻中,紅星新聞就網友吐槽的國產羽絨服定價問題進行了隨機街采。面對記者提出的“選購羽絨服有什么標準嗎?”“你認為國產羽絨服和進口的在價格和質量上有區別嗎?”“你認為國產羽絨服賣多少可以接受?”等問題,路人紛紛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之后的幾天里,微博網友各抒己見。#你能接受千元以上的國產羽絨服嗎#話題討論的愈演愈烈,登上了微博話題熱搜和熱議榜。
即便因為定價受到爭議和討論,但有網友發現,受到討論的網易嚴選中國大鵝羽絨服還是有多個尺碼賣斷了貨。對此,11月6日上午,網易嚴選官方發布了一則公告。公告中表示,雖然這款羽絨服要上千元,但成本就要900多,制作工藝復雜,這也導致其供不應求。同時公告中還表示,為了向購買預售的消費者表示道歉和感謝,他們將對此做出補償。
由此,關于國產羽絨服乃至國貨的定價問題,再次引發了網友的討論。事實上,在此前網友討論過程中,有部分網友認為千元以上的羽絨服是可以接受的,相比于價格,網友更多地關注到了國產羽絨服品質提升,認為只要是羽絨服質量和價格能對等就值得買。
隨著國貨的興起,國產羽絨服的質量越來越好,中國制造水平的不斷提升,讓國產羽絨服的質量可以與外國大牌相媲美。
從原材料端來看,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羽絨出口國,全球有70%左右的羽絨、羽毛、鵝絨產自中國。中國大鵝并不比外國大鵝差,即使外國品牌也要到中國來進口高端原材料。
從制作工藝上來看,中國品牌愿意在面料端研究更多“黑科技”,不僅要防風防水防污,還追求“靜音”與“觸感”。原料本身的高價以及科技面料的使用,也使國產羽絨服能支撐起上千元的價格,具有更高的性價比。
據公開數據顯示,在2022年“雙11”羽絨服銷售額同比2021年有明顯跌落的情況下,單價1000元以上羽絨服貢獻的銷售額,超過了500-1000元價位段;且在各價位段中,1000元以上羽絨服銷售額的同比跌幅是最低的,體現出良好抗壓性,可見消費者對高質量、品牌化產品的接受度正在不斷增強。
千元以上的國產羽絨服,逐漸得到消費者的認可,也從側面反映出在國貨崛起的背景下,國產品牌有沖擊高端市場的潛力,國貨不應只是追求性價比,走向高端將是國貨未來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