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報道稱,小電科技目前正在面臨劇烈的人事動蕩,預計裁員約2000人,約占公司總人數的近40%,且未承諾賠償。對此,小電科技則回應稱“信息來源不明,消息不屬實”。
同時,小電科技方面還稱,“不僅沒有裁員,而且在業務形態上有了新的升級。基于小電科技今年‘直營+代理’的整體業務策略的明確和定位,我們對公司組織架構,崗位設立,以及工作流程做了系統性的梳理和優化。”
根據小電科技介紹,該公司所有調整策略均屬于其圍繞20222年業務策略的正常組織以及人員結構調整,并無所謂裁員一說。另外,最近技術、產品、媒介、供應鏈等崗位仍在大量招聘。
而據貝多財經了解,此前負責小電科技公關的VP已于早前離職。另外,貝多財經曾在2022年1月16日的報道中指出,小電科技的首席運營官人選以及首席運營總監尚處于招聘階段,高管人員配備欠缺。
值得一提的是,小電科技曾在2021年4月30日赴港遞交上市申請材料,至今已有10個月的時間。就目前來看,小電科技首次沖刺在港交所上市計劃已經徹底失敗。若要繼續IPO進程,則需要重新排隊。
來源:港交所。
據《財經天下》周刊報道,一名前小電科技員工表示,其已于2021年12月離職,且和自己同期入職的不少同事都已經離職,并稱“很多人是沖著公司IPO來的,既然公司上市進展不順利,也就沒必要再耗著了。”
事實上,小電科技是較早籌備上市的共享充電寶企業,但至今未能實現。在此之前,小電科技曾于2020年7月與浙商證券簽訂輔導協議,在浙江證監局進行輔導備案登記,計劃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
但在2021年4月,小電科技則和浙商證券“分手”,并于同月在香港公開遞表,沖刺向港交所主板上市。在提交上市申請前,小電科技已經獲得多輪融資,包括紅杉資本、騰訊、螞蟻集團和高榕資本等。
據小電科技招股書,騰訊持股9.77%,紅杉資本持股5.66%,螞蟻集團持股4.97%,高榕資本持股4.69%,元璟資本持股4.56%,金沙江創投持股7.17%,天使投資人王剛持股3.48%。據了解,王剛也是滿幫集團的投資人,曾任該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CEO)。
2021年6月,滿幫集團在美國紐交所上市,市值一度超過200億美元,并成為繼順豐、中通快遞、京東物流之后,中國第四家市值超千億元的物流類企業。而截至目前,滿幫集團的總市值已經不足100億美元,相對早已“腰斬”。
對于小電科技而言,其在共享充電寶的競爭對手——怪獸充電則后發先至,于2021年4月1日在納斯達克掛牌。據貝多財經了解,怪獸充電的IPO定價為8.5美元/股。截至2022年3月2日,怪獸充電收報1.16美元/股,累計跌幅達到86.35%。
而在2022年3月1日盤中,怪獸充電還曾一度跌至1.02美元/股,再創歷史新低,相較IPO發行價的跌幅達到88%。按發行價計算,怪獸充電的總市值為21.17億美元,但目前市值還不到3億美元,總市值相對蒸發約1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15億元)。
從營收規模上來看,小電科技和怪獸充電相比還略遜一籌。數據顯示,怪獸充電2019年、2020年的營收分別為20.22億元、28.09億元。而小電科技在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營收分別為4.23億元、16.36億元和19.11億元,不及怪獸充電。
2019年、2020年,怪獸充電的凈利潤分別為1.67億元、7542.7萬元。相比之下,小電科技2018年到2020年分別實現凈利潤-0.36億元、1.37億元及-1.04億元,調整后凈利潤分別為-0.45億元、1.94億元及-1.07億元,業績不穩。
來源:小電科技招股書。
不過,共享充電寶的前景依然十分廣闊。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中國共享充電寶服務的市場規模在2016年至2020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151.1%,并有望在2020年至2028年以36.9%的復合年增長率進一步增長,且于2028年達到1061億元。
另據了解,“搜電充電”和“街電”在2021年4月宣布合并,并在此后成立了竹芒科技。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9月30日,怪獸充電的服務覆蓋82.0萬個POI,在線共享充電寶數為580萬。
同期,竹芒科技在全國范圍內的共享充電寶在線商鋪點位合計突破百萬。而小電科技招股書則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其共享充電寶服務擁有超過71萬個點位,已投放近600萬個充電寶。
就目前來看,竹芒科技、怪獸充電和小電科技“三分天下”的格局已然形成。未來,誰能活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