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嘀嗒出行(HK: 02559)披露發售結果公告。公告顯示,嘀嗒出行本次上市的發行價格確定為6.0港元/股,將于6月28日上市,市值約59.6億港元。按發行價、發行數量計算,嘀嗒出行的募資總額約2.35億港元,募資凈額約1.47億港元。
按照規劃,嘀嗒出行擬將其中的50%(約7360萬港元)用于擴大用戶群并加強營銷和促銷活動,35%(5150萬港元)將用于提升技術能力及提升安全機制,15%(2210萬港元)將增強變現能力。
據招股書介紹,嘀嗒出行是一家技術驅動的出行平臺,主營順風車服務和智慧出租車服務業務,旨在通過不增加額外上路車輛來創造更多運輸效能,打造挖潛增效的可持續出行方式,進而改善每個人的出行體驗。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于2023年按交易總額、順風車搭乘次數計算,嘀嗒出行在中國順風車平臺排名第二,市場份額分別約31.8%、31.0%;按出租車網約搭乘次數計算,嘀嗒出行在中國出行平臺中排名第四。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嘀嗒出行在中國366個城市提供基于App的順風車服務。2023年,嘀嗒順風車搭乘次數和交易總額分別同比大幅增長38.3%和41%。2023年,嘀嗒順風車促成約1.3億次搭乘,交易總額約為人民幣86億元。
2017年,嘀嗒出行推出智慧出租車服務,目前已在中國98個城市提供出租車網約服務。特別說明的是,嘀嗒出行采用了輕資產模式,以信息服務聚合平臺的形式,對接私家車、出租車司機及乘客,收取由其網約服務促成的搭乘服務費。
此外,嘀嗒出行亦與17個城市的地方交通運輸部門及出租車協會開展全面的智慧出租車合作,并已作好準備將合作模式復制至其他城市。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已與79個城市的出租車公司和市級或區級出租車協會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或備忘錄。
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度,嘀嗒出行的營收分別為7.81億元、5.69億元和8.15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7.31億元、-1.88億元和3.00億元,經調整凈利潤分別為2.38億元、8470.8萬元和2.26億元,實現了持續盈利。
按業務結構來看,嘀嗒出行的收入主要來自順風車業務、出租車網約服務以及廣告及其他服務。其中,順風車業務為核心。報告期內,該公司來自提供順風車平臺服務的收入分別為6.95億元、5.15億元和7.74億元,占比分別為89.0%、90.5%和95.0%。
基于輕資產模式,嘀嗒出行的毛利率處于較高水平。2021年、2022年和2023年,該公司的毛利分別為6.31億元、4.28億元和6.05億元,毛利率分別為85.4%、79.5%和75.9%,能夠可持續發展。
2022年是出行行業最嚴峻的一年,多個城市處于靜態管理中。盡管如此,嘀嗒出行依然經受住了極度壓力測試,于2022年仍然產生1.1億元的經營現金流,這也充分證明了嘀嗒順風車平臺業務的韌性。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順風車市場將成為中國汽車客運市場增長最快的細分市場,對應的交易總額預計將由2024年的人民幣371億元增至2028年的1039億元,2024年至2028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29.4%。
特別說明的是,嘀嗒出行的資金儲備十分充足。截至2023年12月31日,嘀嗒出行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6.86億元。報告期內,嘀嗒出行經營活動所得的現金凈額分別約為1.35億元、1.07億元和2.30億元,現金流量保持穩定。
成立至今,嘀嗒出行獲得了多個資本方的青睞,投資方包括IDG、易車、蔚來資本(蔚來資本基金)、華興資本、京東等。據招股書披露,嘀嗒出行于2014年12月獲得300萬美元A輪融資,2015年2月獲得2000萬美元B輪融資。
2015年7月,嘀嗒出行完成1億美元C輪融資,每股成本為0.7184美元。2017年8月,嘀嗒出行獲得約2913.29萬美元D輪融資,每股成本為0.4286美元;2018年,嘀嗒出行再度完成約1.356億美元E輪融資,每股成本為0.4954美元。
本次上市前,5brothers Limited為嘀嗒出行的控股股東,持股33.57%,擁有50%的投票權。據招股書介紹,5brothers Limited由嘀嗒出行的五位聯合創始人共同控股,包括宋中杰、李金龍、朱敏、段劍波和李躍軍等。
其中,宋中杰為嘀嗒出行執行董事、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CEO),李金龍、段劍波、李躍軍均為執行董事兼副總裁,朱敏為執行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