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行星
來源|貝多財經
近日,杭州宇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宇谷科技”)IPO獲深交所創業板受理,中信證券為其獨家保薦人。
招股書介紹,宇谷科技是一家專注電動兩輪車智能充換電設備制造和服務提供商,通過充換電網絡新基建和數字化管理,給電動兩輪車用戶提供換電服務,解決其安全、高效的剛性需求。
天眼查信息顯示,宇谷科技成立于2012年5月,法定代表人為劉愛民,是一家以從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為主的企業。目前,該公司的注冊資本為3000萬元,主要股東包括劉愛明、胡雄毅、安豐富盛等。
縱觀宇谷科技的發展歷程,可謂是“謀定而后動”。2012年成立之初,該公司就開始為關聯方宇松科技從事物聯網硬件及軟件研發,并基于通過自身不斷技術積累,向技術難度更大、市場空間更高的換電業務布局。
2019年5月,宇谷科技將第一顆自主研制的鋰電池投放至市場,正式開啟了換電業務的運營。憑借領先的技術優勢、優質的換電服務,該公司的換電業務正式進入了發展快車道。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宇谷科技已在58個城市上線運營換電柜2.05萬臺,電池40.00萬個,在網用戶數29.17萬個,并推出了APP “這鋰換電”,以滿足用戶全方位的換電需求。
對市場的精心發掘與布局,為宇谷科技業績的持續增長提供了不竭動力。2020年、2021年和2022年,該公司的營業收入分別為9383.57萬元、2.29億元和5.59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144.02%。
不僅業績增長底氣十足,宇谷科技的盈利空間也綽綽有余。報告期內,該公司的凈利潤分別為1525.69萬元、3304.73萬元和8134.26萬元,年復合增長率為146.14%。
報告期內,宇谷科技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44.58%、33.82%和28.54%。該公司在招股書中解釋稱,主要是因為其換電服務、充換電設備銷售毛利率均有所下降,以及毛利率較低的換電服務業務收入占比逐年增加而導致的。
值得一提的是,宇谷科技也一直不忘研發的“初心”,十分重視研發方面的投入。2020年、2021年和2022年,該公司的研發投入分別為934.19萬元、1109.83萬元和1867.94萬元,擁有相對完備的技術研發模式和經驗豐富的技術研發團隊。
但是,宇谷科技也存在著原材料供應商過于集中的風險。
報告期內,宇谷科技生產鋰電池所需的電芯原料主要向孚能科技采購,采購金額分占同類原材料采購金額的比例分別為99.90%、94.08%和76.56%,占比分別為 41.03%、39.33% 和 35.21%,雖占比逐年降低,但仍占據重要地位。
對此,宇谷科技亦在招股書中表示,若未來孚能科技的電芯供應不能滿足自身業務需求,且其無法快速從其他供應商采購符合要求的電芯進行替代,該公司的生產經營和盈利的持續性都有可能受到不利影響。
報告期各期末,宇谷科技的資產總額分別為1.25億元、5.29億元元和 11.81億元。不難看出,該公司的營收規模和資產規模均處于持續擴張的狀態,而本次IPO無疑是其進一步擴張產業規模的重要一步。
本次沖刺上市,宇谷科技計劃募資10.94億元。其中,擬將8.24億元用于智能換電產品生產及運營中心項目,6988.43萬元用于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其余2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宇谷科技方面表示,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與其主營業務及核心技術緊密結合,屬于向創新創造創意性領域的投資,能夠為該公司業務的創新創造創意性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