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國內腫瘤基因檢測上市公司燃石醫學(NASDAQ:BNR)發布2021年第一季度財報。財報顯示,燃石醫學2021年第一季度的營收為1.07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58.4%。
與之對應的是,燃石醫學的虧損規模也在擴大。財報顯示,2021年第一季度,燃石醫學的凈虧損為1.71億元,而2020年同期的凈虧損為5257.2萬元,同比擴大2.26倍。
換句話說,燃石醫學的業務范圍越廣,所產生的虧損或將越大。綜合來看,虧損擴大的主要原因在于,燃石醫學的各項成本增長速度超過其營收的增速。其2021年第一季度的營業成本則達到2.49億元,同比增長138.9%。
2021年第一季度,燃石醫學的研發費用7740萬元,較2020年同期的4000萬元增長了93.5%;銷售和營銷費用5510萬元較2020年同期的2980萬元增長84.9%;一般和行政費用1.16億元,同比2020年的3430萬元增長239.07%。
值得一提的是,在公布2021年第一季度財報的同時,燃石醫學還宣布其首席醫學官(CMO)劉顥將從該公司離職,自2021年5月31日生效。盡管從該公司離職,劉顥還稱其對燃石醫學的未來充滿信心。
根據介紹,劉顥擁有14年外資藥企臨床研發經驗,涉及治療領域包括腫瘤、免疫、神經、泌尿等,曾經主持過多種重要藥物在中國的臨床發展。加入燃石醫學前,劉顥曾在輝瑞公司、諾華公司任職。
此時,距離燃石醫學上市還不到一年時間。根據公開信息,燃石醫學于2020年6月12日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發行價為16.5美元。而據貝多財經了解,劉顥并未持有燃石醫學股份。
IPO前,燃石醫學創始人兼CEO漢雨生持股20%,首席運營官(COO)揣少坤持股3%。同時,北極光創投持股13.7%,紅杉資本持股9.1%,CMB持股8.8%,LYFE Capital Stone (Hong Kong) Limited(下稱LYFE Capital)持股7.9%。
據了解,清池資本、OrbiMed、濟峰資本、招銀國際、高瓴資本等在燃石醫學上市時參與了對該公司認購。而在2020年第四季度,高瓴資本則清倉所持燃石醫學股份(約40萬股)。
根據燃石醫學遞交的2020年年報(20-F文件),截至2021年2月28日,該公司共有104,548,489股流通在外的普通股。年報顯示,漢雨生持有17,324,848股B類股,持股比例為16.6%;揣少坤持有2,604,592股A類股,持股2.5%。
據了解,機構股東所持股份均為A類股。其中,北極光創投持有11,880,245股,持股11.4%;LYFE Capital持有8,732,409股,持股8.4%;紅杉資本持有6,946,368股,持股6.6%;招商基金持有7,029,385股,持股6.7%,佳潔士持有5,321,180股,持股5.1%。
業績方面,2017年、2018年、2019年與2020年,燃石醫學的收入分別為1.11億元、2.09億元、3.82億元與4.30億元,歸屬股東的凈虧損分別為1.31億元、1.77億元、1.69億元與4.07億元。
燃石醫學表示,其已經投資并且希望繼續在產品的研究,開發以及銷售和市場營銷方面進行大量投資。因此,該公司將來可能會繼續蒙受損失。不過,燃石醫學稱其無法預測這些未來損失的程度,也無法預測何時才能實現盈利。
相對而言,得益于2020年6月赴美上市融資約2.5億美元,燃石醫學的現金還算比較充足。截至2021年3月31日,該公司所持有現金、現金等價物、限制性現金及短期投資共計21.49億元(3.28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