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貝多財經發現,經上市委會議通過后,江蘇諾泰澳賽諾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簡稱“諾泰生物”)于2021年2月8日在科創板申報了招股書(注冊稿),更新了2020年度的財務資料。
據了解,諾泰生物IPO申報于2020年6月17日獲得受理,并于同年11月20日通過科創板股票上市委員會審議。若進程順利,諾泰生物有望在2021年上半年完成在科創板上市。
當前,趙德毅、趙德中通過一致行動關系共同控制諾泰生物,本次發行前其直接及間接合計控制41.18%的股權。本次發行5329.595萬股新股后,趙德毅、趙德中仍將合計控制30.885%的股權,為該公司實際控制人。
年度營收約6億元,少數股東權益虧損
此前的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諾泰生物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29億元、2.56億元、3.72億元與2.16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4192.93萬元、4390.84萬元、4861.05萬元與4838.64萬元。
根據最新招股書,諾泰生物2020年度實現營收5.67億元、凈利潤1.20億元,歸母凈利潤約為1.23億元。相對而言,其少數股東損益則虧損341.37萬元,2019年為虧損380.45萬元。
諾泰生物在招股書中稱,其在報告期的主營業務包括定制類產品業務和自主選擇產品業務,其中定制類產品業務包括CDMO業務、CMO業務和技術服務與轉讓業務,CDMO業務是其主要收入來源。
據貝多財經了解,CDMO指的是合同研發生產組織,在醫藥領域的定制研發生產服務,是一種新興研發生產外包模式,主營CDMO業務的還有藥明生物、量子生物、三生國健等。
本次申請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前,諾泰生物曾于2016年1月在新三板掛牌交易,證券簡稱為“諾泰生物”。2021年年2月25日起,其終止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新三板)掛牌。
2018年至2020年,諾泰生物的CDMO業務收入分別約為2.20億元、2.28億元、3.50億元,占比分別為86.35%、61.44%與61.98%;自主選擇產品業務收入分別為1886.90萬元、7736.50萬元與1.53億元,占比分別為7.41%、20.87%與26.99%。
根據諾泰生物介紹,CDMO業務主要由其并購的子公司澳賽諾實施,澳賽諾是諾泰生物報告期業績貢獻的主要來源。報告期內,澳賽諾實現凈利潤分別為8191.16萬元、8109.54萬元和1.37億元。
諾泰生物稱,母公司主要從事自主選擇產品業務,在扣除澳賽諾分紅形成的投資收益后母公司的凈利潤分別為-1775.41萬元、1,014.38萬元和2683.98萬元,處于虧損或微利狀態。
主營CDMO業務,境外占比增加
在提示風險時,諾泰生物表示,CDMO業務客戶集中度較高。報告期內,該業務對前五大客戶的銷售收入分別為1.93億元、1.83億元、3.25億元,占其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分別為75.66%、49.48%、57.57%。
其次,CDMO業務受下游客戶新藥研發進度影響較大。諾泰生物稱,CDMO業務的主要產品為高級醫藥中間體,是下游創新藥生產的重要原料,受下游客戶新藥研發進度和商業化情況的影響較大。
另一方面,諾泰生物主要的收入來自于境外,2020年的占比更是超過70%。2018年、2019年、2020年,其主營業務收入中的境外收入分別為1.06億元、1.91億元、4.04億元,占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分別為41.52%、51.40%與71.56%。
根據介紹,諾泰生物的CDMO業務客戶包括美國因賽特(Incyte)、美國吉利德(Gilead)、德國勃林格殷格翰(Boehringer Ingelheim)、美國福泰制藥(Vertex)、前沿生物、碩騰(Zoetis)等數十家國內外藥企。
貝多財經了解到,諾泰生物還在招股書中披露了其近期進展。諾泰生物稱,注射用胸腺法新是其唯一實現銷售的制劑品種,其已于 2021年1月通過了仿制藥一致性評價。2020年,該產品銷售收入793.30萬元,貢獻占比僅為1.40%。
而諾泰生物在2016年化學藥品新注冊分類實施后申報和審批的品種苯甲酸阿格列汀片,也在2020 年9月底取得了注冊批件(化學藥品4類),視同通過一致性評價。目前,正在進行前期市場推廣工作,但尚未實現銷售。
截至目前,諾泰生物已完成18種仿制藥原料藥及制劑的研發布局,產品管線涵蓋利拉魯肽、索瑪魯肽、苯甲酸阿格列汀等,已取得藥品注冊批件2項,8個原料藥品種獲得境內原料藥登記,8個原料藥品種獲得美國FDA藥品DMF編號。
研發投入方面,2018 年至2020 年,諾泰生物的研發投入分別為 4153.89萬元、5091.90萬元與6708.87萬元,最近三年累計研發投入約為1.60億元,累計營業收入為11.94億元,最近三年的研發占比為13.36%。
違規行為頻現,信息披露存漏洞
值得一提的是,諾泰生物曾被監管處罰或警告。2016年11月,諾泰生物曾披露重大資產重組預案,稱擬定增購買五星生物、鵬亭貿易、伏隆貿易等持有的杭州澳賽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即“澳賽諾”)100%股權。
收購前,諾泰生物曾表示,交易對方與公司及公司實控人、控股股東、董監高、持股5%以上的股東均不存在關聯關系,本次交易不構成關聯交易。因此,董事會和股東大會審議該交易時未出現回避表決情況。
而2019年12月30日,諾泰生物收到股轉公司公司監管部出具的自律監管措施的決定,認為公司在2016年進行的重大資產重組,構成信息披露及公司治理違規。對此,諾泰生物及其股東趙德毅、趙德中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自律監管措施。
此前,趙德毅兄弟通過旗下公司曾入股澳賽諾,但由他人代持。而根據早前的交易方案,諾泰生物向趙德毅兄弟旗下公司分別發行950.69萬股,對應交易價格均為3950多萬元,趙德毅兄弟實現了十多倍的收益。
2018年8月20日,諾泰生物收到股轉公司公司監管部出具的監管意見函,認為公司對2016年的財務數據進行了追溯調整,違反了相關規定,決定對公司、時任董事長趙德毅、時任財務總監章志根出具監管意見函。
諾泰生物稱,該公司及相關責任主體已按照股轉公司的要求積極進行了整改,確保公司按照相關業務規則進行規范運作,加強完善公司治理,嚴格規范并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此外,諾泰生物還多次對財務數據進行修正,其中包括對2017年、2018年財報中會計差錯事項更正及追溯調整,以及對2016年管理費用等多個會計科目進行前期差錯更正和追溯調整等。
而諾泰生物換屆選舉,從2015年9月起擔任董事、財務總監的章志根離職,原監事徐東海擔任財務總監。不過,諾泰生物此前遞交的招股書中,該公司的財務總監一欄卻為空。
貝多財經發現,諾泰生物在后續的招股書中披露了這一情況,即章志根“已離職,曾擔任發行人財務總監。”招股書(注冊稿)還顯示,其銷售部銷售總監吳堅也已離職。
當前,諾泰生物的高管包括董事長趙德毅,副董事長趙德中,董事兼總經理金富強,董事兼副總經理施國強,董事兼副總經理童梓權,財務總監徐東海,董事會秘書郭婷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