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疫苗研發商依生生物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準備在香港上市。據貝多財經了解,依生生物在境內的主體為遼寧依生生物制藥有限公司,以及新注冊成立的北京依生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公開信息顯示,依生生物旗下產品主要為狂犬病疫苗。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依生生物旗下依生君安狂犬病疫苗(YSJA)是首個在中國開發的無鋁佐劑凍干狂犬病疫苗,該產品在中國已實現商業化,已有超過1600萬人接種。
半年內虧損超過2億元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2019年中國遭狗及其他攜帶狂犬病的動物咬傷的人數約為4700萬,且預計該數目于2024年及2030年將分別增至5100萬及5500萬。
依生生物援引報告稱,2019年狂犬病疫苗的滲透率為30.1%,且預計2024年及2030年將分別增至64.0%及75.0%。此外,根據智研咨詢測算,國內的狂犬病疫苗銷售峰值有望達到75億元。
根據介紹,依生生物于2020年10月開始分銷依生君安狂犬病疫苗。按2020年全年批簽發量計,其占中國狂犬病疫苗市場的3.2%;以2020年10月至2020年12月期間批簽發量計,其占中國狂犬病疫苗市場的8.1%。
此外,依生生物在中國或新加坡還有3個處于臨床階段的在研產品,包括皮卡狂犬病疫苗、皮卡YS-ON-001及皮卡YS-HBV-001;以及4種針對COVID-19、乙型肝炎病毒(HBV)、流感及具有巨大醫療需求的癌癥的臨床前階段在研產品。
截至目前,依生生物尚未形成足夠的規模。截至2019年3月31日(貝多財經注:下稱2019財年),以及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2020財年,依生生物的營收分別為79.1萬元、549.8萬元,凈利潤分別為-696.7萬元、2768.2萬元。
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2021財年上半年,依生生物的營收為345.9萬元,2020財年同期營收為264.5萬元。2021財年上半年,其期內虧損約為2.28億元,上一財年同期的期內虧損為7839.3萬元。
曾中斷生產5年
值得一提的是,遞交招股書前夕,依生生物還在2021年1月完成新一輪融資。根據公開報道,2021年2月24日,依生生物宣布完成逾1.3億美元B輪融資,由海松資本、奧博資本聯合領投。
完成B輪融資后,依生生物的機構投資人包括: 海松資本、奧博資本、斯道資本、F-Prime 資本、3W Capital、高瓴資本、Adjuvant Capital、和玉資本、AIHC、益普資本、Superstring Capital、海通國際等。
IPO前,Founder Group、Hopeful World Group、Apex Pride Group及Acton Town Group,通過一致行動人士協議項下的一致行動安排,合共于公司58.17%的已發行股本總額中擁有法定及實益權益,由依生生物董事長張譯所在家族控制。
依生生物董事長張譯
其中,張譯通過An Diang Group Holdings Limited持股46.87%,張譯配偶密蕊通過Hopeful World Company Limited持股5.47%,張譯女兒張楠通過Acton Town International Limited持股2.91%,依生生物首席執行官(CEO)邵輝持股2.4%。
招股書顯示,依生生物主要在中國的第二類疫苗市場經營業務。據了解,自2020年10月起及截至最后可行日期,依生生物已向中國超過920家縣級疾控中心出售約310萬劑依生君安狂犬病疫苗產品。
根據介紹,依生生物通過自有生產線生產依生君安狂犬病疫苗,生產中心位于遼寧省沈陽市,占地12000余平方米,當前年產能為1500萬劑。依生生物稱,其尚未與第三方簽訂合約以生產其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依生生物的生產線曾中斷超過5年時間。根據招股書,自2005年至2013年,依生生物通過先前的生產設施生產并商業化依生君安狂犬病疫苗,但因五年期的GMP認證屆滿而停止生產該疫苗。
2019年7月,依生生物位于的新建生產設施獲得了GMP認證,可生產依生君狂犬病疫苗。而后,依生生物在2020年2月恢復生產依生君狂犬病疫苗,并自2020年10月起開始銷售及營銷。
此外,依生生物還在研發皮卡重組蛋白新型冠狀病毒疫苗(YS-SC2-010)。此前的2020年6月,依生生物宣布,該疫苗已完成部分臨床前研究,采用重組新型冠狀病毒蛋白與皮卡佐劑聯合制備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