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物科技公司冠科美博有限公司(Apollomics,下稱“冠科美博”)在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準備在港交所上市。截至目前,該公司尚未產生來自藥物的營收。
貝多財經了解到,冠科美博在境內對應的主體為浙江冠科美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2018年5月登記注冊,法定代表人為其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余國良,注冊資本5000萬美元。
截至目前,冠科美博已完成多輪融資,合計融資規模超2.3億美元,包括A輪獲得奧博資本的980萬美元融資,安博資本、招銀國際、中南創投等投資的1億美元B輪融資,以及平安集團旗下平安資本的1.24億美元C輪融資。
招股書顯示,冠科美博是一家創新型生物科技公司,成立于2015年,專注于探索及開發可能與其他治療方法結合的腫瘤療法,以利用免疫系統和靶向特定分子信號通路來抑制癌癥。
冠科美博在招股書中稱,其正在制定營銷策略以及銷售及營銷計劃,以期于未來三年實現潛在產品上市。冠科美博預計,其將于2024年初前在中國首次商業化推出APL-106(一種靶向E-選擇素拮抗劑)。
此前,余國良曾表示,“我們(冠科美博)是為了治病救人而存在,而不是為了賺錢,所以冠科美博的策略定位也很簡單,就是開動腦筋,用各種各樣聰明的方法,最有效地去攻克腫瘤。”
目前,冠科美博并無任何候選藥物獲批準進行商業化銷售,且未從藥物銷售產生任何收入。2019年以及2020年前9個月,冠科美博來自于其他收入的貢獻分別為115.6萬美元、152.1萬美元。
2019年,冠科美博的研發開支為1844萬美元。招股書顯示,冠科美博2020年前9個月研發開支為2207萬美元,2019年同期的研發投入為1259.5萬美元,略有增加。
招股書顯示,冠科美博近兩年累計虧損8919萬美元(約人民幣5.8億元)。其中,2019年虧損4590萬美元。2020年前9個月,其虧損為4329萬美元,2019年同期的擁有人應占虧損為3820萬美元。
冠科美博稱,絕大部分虧損來自研發開支、行政開支及可轉換優先股公允價值變動。且其預計,隨著推進研發工作、繼續進行候選藥物臨床開發及就候選藥物尋求監管批準以及開始商業化,至少未來幾年將產生大量開支及經營虧損。
根據媒體報道,本次赴港上市,冠科美博計劃融資2億至3億美元。根據招股書披露,其擬將本次募資所得用于研發活動、商業化過程開發及制造、擴張業務和管線藥品,以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貝多財經了解到,冠科美博由中美冠科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美冠科)而來,創始人包括余國良等人。資料顯示,余國良曾擔任中美冠科執行董事長和抗體生物技術公司Epitomics的董事長、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IPO前,OrbiMed Asia(奧博資本)通過OrbiMed Asia I和OrbiMed Asia II持股21.555%,余國良及管理層關聯人士持股11.53%,招銀國際持股9.389%,平安持股8.961%,Triwise SPC合計持股5.125%。
除了余國良外,冠科美博的董事會成員包括執行董事兼總裁Sanjeev Gurunath REDKAR,非執行董事王大松、周可祥、劉東、王健等人。其中,劉東來自平安集團,目前擔任平安資本董事長、汽車之家董事等職務。
同時,冠科美博管理層還包括執行副總裁、首席財務官兼聯席公司秘書張偉遜,中國區總經理、浙江冠科美博及浙江博創的科研負責人施前,臨時首席醫學官Glenn C. MICHELSON,首席醫學官余健鴻等人。
此前,在完成C輪融資時,Sanjeev Redkar曾表示,“我們現在有6個臨床階段項目,與合作伙伴一起在中國和美國進行著十多個臨床試驗。我們對目前取得的進展感到非常自豪,希望隨著我們的產品管線的拓展繼續保持進步勢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