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已經結束招股的準上市公司百心安-B(即“百心安生物”,HK:02185)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鑒于現行市況,經咨詢獨家全球協調人后,本公司已決定全球發售將會延遲,且不會根據招股章程進行。
換句話說,百心安生物將延后上市時間。而按照原計劃,百心安生物擬于2021年11月26日在港交所掛牌。根據介紹,其將退回香港公開發售申請股款,退款將于11月25日發回給相應投資者。
公開信息顯示,百心安生物于2021年11月10日通過港交所聆訊,并于11月16日至19日招股,計劃發售 1,793.70萬股H股(占發行后總股本約7.54%)。每股招股價介于21.26港元至24.53港元之間,最多募資約4.40億港元。
值得一提的是,百心安生物本次赴港上市,并未有基石投資人參與認購。不過,在遞交上市申請前,該公司曾獲得TPG、君聯資本、奧博資本OrbiMed、正心谷資本等機構的多輪投資。
2021年2月,百心安生物曾向港交所首次遞交上市申請,由由高盛和華泰國際聯合保薦。同年6月,百心安生物通過聆訊并披露聆訊后招股書,但并未及時開啟招股而“失效”。
而在2021年9月,百心安生物更新財務資料等信息后再度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并于同年11月通過聆訊。和之前不同的是,高盛已經不再參與保薦,從招股書中消失,由華泰國際擔任其獨家保薦人。
而今,百心安生物更是到了上市前的“臨門一腳”,但卻選擇了叫停。早些時間,原定于2021年11月13日在港交所掛牌的貝特集團控股(HK:01491)也選擇了延遲上市,并退回公開發售申請股款。
招股書顯示,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百心安生物已開發一款注冊產品,并有八款處于不同開發階段的在研產品,包括核心產品Bioheart?全降解支架系統(用于治療冠心病)、在研產品第二代Iberis?(腎神經阻斷產品)等。
自2014年成立以來,百心安生物已經獲得多輪融資,其中包括2019年10月的A輪融資4900萬元,2020年1月的B輪融資2000萬元,以及2020年9月的C輪融資2.11億元和D輪融資5800萬美元。
在百心安生物上市前,TPG持股9.43%,西藏臻善持股7.60%,君聯資本通過Magic Grace持股為5.56%,正心谷資本持股4.54%,辰德資本持股4.52%,前海股權投資基金、張江科投等亦是百心安生物的股東。
當前,百心安生物的控股股東為汪力,其合計控股48.51%的投票權,其中包括直接持有3.51%的股份、通過全資持有的Winning Powerful持有20.75%的股份,以及間接控制24.26%的投票權。
目前,百心安生物暫未獲得營收,并處于虧損狀態。招股書顯示,百心安生物2019年、2020年分別錄得凈虧損2371.9萬元、3.40億元;2021年上半年,百心安生物的凈虧損為2.28億元,2020年同期的凈虧損為1364.5萬元。
百心安生物在招股書中稱,其絕大部分經營虧損均源自研發開支及行政開支。根據招股書,2019年、2020年以及2021年上半年,百心安生物的研發開支分別為2153.0萬元、2.46億元和1.20億元。
截至2021年6月30日,百心安生物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66億元。董事會估計,這一指標在截至2021年9月30日為3.36億元。百心安生物在招股書中稱,足以維持其約37個月的財務能力,預期將于2024年前籌集下一輪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