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中國證監會發布《境外發行上市備案補充材料要求(2023年12月15日—2023年12月21日)》,其中要求賽目科技出具補充材料,涉及員工持股計劃、股本及股東情況變化、國有資產管理程序等。
關于員工持股計劃,證監會要求賽目科技補充說明員工持股平臺北京通達成業科技中心(有限合伙)認購公司新增注冊資本的資金來源;關于股本及股東情況變化,要求其說明歷次股權變動是否符合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并履行完備且必要的內部決策及外部審批程序等。
關于國有資產管理程序,證監會要求賽目科技補充說明尚未履行國有股權標識等國有資產管理程序的具體原因、預計提交申請時間及是否會對本次發行上市構成障礙等。據貝多財經了解,賽目科技于2022年12月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2023年10月再次遞表。
據招股書介紹,賽目科技是一家專注于仿真技術的公司,主要從事智能網聯汽車(ICV)仿真測試產品的設計及研發并提供相關測試、驗證和評價解決方案。該公司在招股書中稱,其目前已形成全棧ICV測試、驗證和評價的技術能力。
其中,ICV指配備新一代先進的車載傳感器、控制器、制動器及其他裝置,實現車輛與人、車、路、云(V2X)等不同要素資訊交換及共享;感知復雜環境及智能決策、協同控制及其他功能,最終無人駕駛操作的新一代車輛。
天眼查信息顯示,賽目科技成立于2014年1月。目前,該公司的注冊資本為1億元,法定代表人為何豐,股東包括空格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賽迪檢測認證中心有限公司、中信證券投資、哈勃投資等。
賽目科技在招股書中稱,該公司自主研發并商業化推出ICV仿真測試、驗證和評價工具鏈Sim Pro,專注于L3及以上級別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測試。相關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約有300至400家ICV制造商,其中從事L3或以上級別自動駕駛解決方案開發者不足50家。
而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中國ICV測試、驗證和評價解決方案行業的市場規模由2019年的12億元增至2022年的27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29.2%,預計2030年的市場規模將進一步增至323億元,自2023年起的復合年增長率約為36.0%。
2020年、2021年和2022年,賽目科技的收入分別為7120.3萬元、1.07億元和1.45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42.89%。2023年上半年,賽目科技的收入為2162.7萬元,較2022年同期的639.8萬元增長238.03%。
不過,賽目科技的利潤水平則有所波動。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度,該公司的凈利潤分別為5157.9萬元、3757.1萬元和4868.6萬元,其中2021年同比下降約三成,2022年的凈利潤規模也低于2020年。
2023年上半年,賽目科技更是錄得凈虧損1106.5萬元。而按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賽目科技2020年、2021年、2022年度和2023年上半年的經調整凈利潤分別為4058.4萬元、3315.3萬元、4486.5萬元和-1316.4萬元,其中于2023年上半年出現虧損。
貝多財經發現,賽目科技的整體毛利率也存在明顯波動,由2020年的72.2%降至2021年的59.9%,2022年回升至65.6%。而在2022年上半年,賽目科技的毛利率為-18.3%,2023年上半年則增至61.0%。
其中,賽目科技ICV測試及相關服務的毛利率由2020年的99.3%驟降至2022年的-5.0%,由正轉負。2023年上半年,該業務的毛利率為10.9%,仍處于較低水平。相比之下,IVC仿真測試等的毛利率則整體處于較高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賽目科技還存在客戶集中度過高的風險。報告期內,該公司來自前五大客戶的收入占比分別約100.0%、93.4%、67.2%和78.9%,其中來自最大客戶的收入占比分別約58.7%、39.0%、24.4%和43.4%,存在較強的依賴性。
前不久(12月20日),同樣存在大客戶依賴癥的知行汽車科技(簡稱“知行汽車”或“知行科技”,HK:01274)在港交所上市,發行價為29.65港元/股,募資凈額約6億港元。但在IPO首日,該公司便跌破發行價,跌幅達到12%。
據貝多財經了解,知行汽車科技的收入極其依賴吉利集團。知行汽車科技在招股書中表示,自2021年6月起,其獲吉利集團聘請為非獨家供應商,為其開發部署于其車輛上的L2+級自動駕駛解決方案。
2021年、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知行汽車科技來自吉利集團的收入分別為0.95億元、12.78億元和5.16億元,分別占其同期總收入的53.0%、96.4%和95.0%。同期,該公司來自前五大客戶的收入占比分別為92.1%、99.4%和99.0%,2020年為84.2%。
與此同時,知行汽車科技的供應商也較為集中。報告期內,該公司向前五大供應商的采購總額分別占其總采購額的53.4%、78.9%、96.0%和95.0%,其中最大供應商的采購占比分別為23.2%、54.6%、69.2%和90.3%。
成立至今,賽目科技曾獲得多輪融資,投資方包括哈勃投資、中信證券等。據招股書披露,賽目科技分別于2020年5月、2021年9月和2022年6月獲得人民幣500萬元、1.50億元和1.32億元的2020年融資、A輪融資和A+輪融資。
于2022年完成A+輪融資后,賽目科技的交易后估值(即投后估值)約為人民幣23.32億元,而2020年融資的估值約為1.05億元,A輪融資對應的估值為10億元。這意味著,賽目科技在兩年之間飆升約21倍。
貝多財經了解到,賽目科技的股東陣容十分強大,其中A輪融資的投資方為北京順義、哈勃、北京基石、中信投資和經緯恒潤,A+輪融資則為共青城軍合、中關村。不難看出,賽目科技的投資方涵蓋多個國有資本。
其中,北京順義的背后為北京順義國資委、北京順義投資基金,中關村則的背后則是北京海淀區國資委。本次上市前,北京順義對賽目科技的持股比例為2.8%,北京海淀區國資委通過中關村持股2.8%。
另外,華為旗下投資公司——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全資擁有的哈勃投資也是賽目科技的投資方、股東,曾斥資3000萬元參與后者的A輪融資,對賽目科技的持股比例為2.8%。事實上,華為也和賽目科技存在合作關系。
證監會此次問詢,正是對賽目科技的股東披露問題進行質疑,其中包括員工持股計劃、國資股東等。據貝多財經了解,通達為該公司的員工激勵平臺,持股15.3%。另外,胡大林、馬蕾、何豐通過空格科技持股30.2%。
據招股書披露,空格科技與通達為一致行動人,將按照空格科技的投票指示行使表決權并一致投票。目前,胡大林為賽目科技的董事會主席(董事長)、執行董事,何豐為該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馬蕾為執行董事、副總經理。
如若順利上市,賽目科技的走勢是否將和知行汽車科技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