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金公司向上海證監局報送了《關于上海盟科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輔導工作總結報告》(下稱《輔導工作總結報告》)。中金公司認為,其對上海盟科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盟科藥業”或“盟科醫藥”)的輔導工作已取得了良好效果,達到了輔導計劃的目標要求。
據了解,盟科藥業的擬上市地點為上交所科創板。這意味著,盟科藥業將在不久后遞交招股書,正式沖刺上市。早前,盟科藥業曾以盟科醫藥為主體兩度沖刺港交所上市,但均未能順利掛牌。
《輔導工作總結報告》顯示,盟科藥業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以治療感染性疾病為核心,擁有全球自主知識產權和國際競爭力的創新藥企業,致力于發現、開發和商業化針對未滿足臨床需求的創新藥物。
根據介紹,自成立之初,盟科藥業一直秉承“以良藥求良效”的理念,聚焦全球日益嚴重的細菌耐藥性問題,以解決臨床難題、差異化創新為核心競爭力,目標為臨床最常見和最嚴重的耐藥菌感染提供更有效和更安全的治療選擇。
2020年內,盟科藥業曾接連完成兩輪融資,分別是近3億元的D輪和超過7億元的E輪融資(含新股及老股)。其中,D輪由華蓋資本領投,E輪融資由君聯資本領投。在此之前,盟科藥業也曾獲得德聯資本等機構的投資。
根據工商信息系統,盟科藥業的注冊資本為52521.0084萬元,袁征宇為法定代表人。目前,盟科藥業(盟科醫藥)的董事長為袁紅,袁征宇為盟科藥業的總裁兼首席執行官(CEO)。
在獲得E輪融資時,袁征宇曾稱,“致力于解決當今社會面臨的最緊迫的公共衛生難題,通過新藥研發來預防、治療和治愈耐藥菌相關疾病是盟科一直以來堅持的初衷,本輪融資將進一步推動盟科以創新為原動力來驅動公司快速發展的策略。”
貝多財經了解到,《輔導工作總結報告》披露了盟科藥業的部分財務數據。2018年,盟科藥業的營收為109.34萬元。2018年、2019年、2020年以及2021年上半年,盟科藥業的凈利潤分別為-1.50億元、-1.15億元、-8632.72萬元和-8680.58萬元。
這代表著,盟科藥業尚未實現盈利,但虧損規模已有所收窄。2018年、2019年、2020年以及2021年上半年,盟科藥業的扣非后凈虧損分別為6914.36萬元、5140.64萬元、6701.53萬元以及1.08億元,虧損金額劇增。
不過,盟科藥業的資產負債率則出現了大幅下降,這一數據在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分別為132.88%、173.69%、7.28%。截至2020年末,該公司的資產總額為6.69億元,2021年6月末為7.10億元。
整體來看,盟科藥業的核心產品即將商業化。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該公司已在全球范圍內成功完成了9個I期臨床試驗,3個II期臨床試驗和1個III期臨床試驗,另有2個I期臨床試驗正在開展中。
其中,盟科藥業自主開發的首款1類創新藥康替唑胺(商品名:優喜泰)在中國的上市申請已于2019年12月受理并被納入優先審評審批程序,于2021年6月1日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上市。
此外,《輔導工作總結報告》顯示,截至報告出具之日,盟科藥業的股權結構較為分散,不存在單一股東持股或實際支配表決權超過30%的情形。盟科藥業表示,該公司并無實際控制人。
截至本報告出具之日,持有盟科藥業5%以上股份或表決權的主要股東為GeniePharma、BestIdea、盟科香港、JSR、華蓋信誠及君聯嘉譽。其中,GeniePharma為該公司第一大股東,持股1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