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深交所上市公司特銳德(SZ:300001)發布2020年年報。年報顯示, 該公司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74.21億元,同比增長10.1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73億元,同比下降35.96%。
特銳德稱,2020年,在市場競爭壓力加大的情況下,該公司電氣設備智能制造業務實現營業總收入54.19億元,同比增長18.88%;毛利潤12.32億元,同比增長1.19%。
不過,特銳德的新能源汽車充電生態網業務收入則出現了下滑。數據顯示,該業務2020年實現營業總收入20.02億元,同比下降8.21%;毛利潤3.58億元,同比下降37.15%。
特來電2020年虧7770萬元
據貝多財經了解,特銳德的新能源汽車充電生態網業務主要由特來電提供,特銳德對后者的持股比例為79.37%。2020年,特來電營收15.20億元,成都特來電營收2.51億元,青島特來電營收2.62億元。
其中,僅有成都特來電在2020年實現了盈利,對應的凈利潤為3800.39萬元。而特來電、青島特來電均處于虧損狀態。數據顯示,特來電2020年的凈虧損為7769.62萬元,青島特來電2020年凈虧損3079.75萬元。
截至報告期末,特來電在全國范圍內累計成立子公司127家、項目落地城市343個,上線運營公共充電樁20.7萬個,累計充電量達到65億度,注冊用戶超過380萬。
根據中國充電聯盟披露的數據,特來電2020年累計充電量達到27億度,市場占有率第一、充電量第一。其次,星星充電、深圳車電網、云快充分列第二至第四位,對應充電量分別為14.8億度、5.1億度、3.7億度。
據中國充電聯盟此前公布的數據,樁數排名前四位的運營商分別為特來電16.6萬臺、星星充電13.9萬臺、國家電網10萬臺、云快充4.7萬臺。其中,排名前9的運營商占到充電樁數量總量的90.3%。
值得一提的是,特來電還曾被指“騙取國家補貼合謀欺詐消費者”。根據《王宇、淘汽云修永匯(天津)汽車維修服務有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二審民事判決書》等,特來電被列為被告。
法院表示,關于原告天津特來電公司與淘汽云修公司為騙取國家補貼合謀欺詐消費者的上訴意見,該法院認為國家有對電動汽車進行補貼的相關政策,其該種行為應由國家相關部門進行審查監管。
裁判文書截圖
對此,特來電方面也稱,“公司與淘汽云修公司不存在合謀欺詐的情形,沒有對淘汽云修公司監督審查的義務,王宇與淘汽云修公司簽訂車輛采購協議系二者的交易行為,與天津特來電公司無關。”
特來電、星星充電爭搶上市
據貝多財經了解,特來電正在沖刺A股上市。2020年12月2日,特來電在青島證監局進行輔導備案登記,輔導機構為銀河證券。此前,特銳德也曾于2020年11月公告稱,擬啟動分拆子公司特來電至境內證券交易所上市。
特銳德表示,其及特來電當前經營業績滿足“上市公司最近3個會計年度連續盈利,且最近3個會計年度扣除按權益享有的擬分拆所屬子公司的凈利潤后,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累計不低于6億元人民幣”等相關分拆條件。
特來電IPO輔導期間,GIC(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久事集團、鐵發基金等還在2021年1月通過投資工具公司入股特來電,增資金額分別約為2億元、0.5億元、0.5億元,累計增資約為3億元,特來電投前估值約為130億元。
增資完成后,特來電的注冊資本從約8.9億元增至約9.1億元,GIC、久事集團、鐵發基金戰所對應的持股比例為1.5036%、0.3756%、0.38%。根據此前介紹,特來電IPO完成后,特銳德仍將對該公司保持控制權。
早前的2020年3月,特銳德曾公告稱,特來電獲得約13.5億元A 輪融資,由國調基金、國新資本與鼎暉投資共同領投。融資主要用于充電和能源管理技術的研發投入、充電網絡建設、運營效率提升等。
業績方面,特銳德此前財報數據顯示,特來電2016年、2017年的凈虧損分別為2942.3萬元、1948.9萬元。特銳德在其2017年財報中表示,2018年特來電的目標是將虧損減少至1億元左右,并爭取達到盈虧平衡。
而根據特銳德2019年12月公布的特來電增資控股公告, 2018年與2019年前7個月,特來電實現營業收入3.89億元與5.85億元,凈虧損分別為1.36億元與5676.61萬元,與早前預測存在差異。
2021年1月9日,特銳德披露的特來電增資擴股公告顯示,特來電2019年的營收為16.60億元,凈虧損1.11億元。2020年前9個月,特來電營收6.75億元、凈虧損1.15億元。
結合特銳德發布的2020年財報數據,特來電(本部)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分別虧損2942.3萬元、1948.9萬元、1.36億元、1.11億元、7769.6萬元,五年期間合計虧損3.74億元。
據了解,虧損是充電樁服務商的普遍狀態。據每日商報2020年4月報道,特銳德董事長于德翔曾公開表示,“特來電做充電投資了70億元,前幾年累計虧損12億元,現在剛剛進入經營盈虧平衡期”。
于德翔稱,“虧損主要原因是充電樁需要提前投資布局,等待車來,充電設備利用率低。”同樣,萬馬愛充的母公司萬馬股份曾稱“充電樁業務收入因占公司整體營收的比例較小而沒有詳細財務數據”。
除了特來電沖刺IPO外,星星充電所在的母公司萬幫數字能源也已與國泰君安證券簽訂IPO工作輔導協議,并于江蘇證監局進行了備案,擬在A股市場首次公開發行普通股并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