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激光雷達技術公司禾賽科技的科創板IPO進程迎來新進展。
貝多財經了解到,上海禾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禾賽科技”)在科創板的IPO申請已獲得上交所受理,并于2021年2月3日獲得上交所問詢。
此前的2021年1月7日,禾賽科技在科創板遞交IPO招股書,并獲得上交所受理。根據招股書,其擬發行的股票數量不超過6360萬股,發行后總股本不超過42360萬股。
貝多財經發現,禾賽科技的銷售已經形成規模。據了解,其營收從2017年的0.2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3.5億元。不過,禾賽科技仍處于虧損狀態,近四個報告期合計虧損約2.5億元。
據了解,禾賽科技本次IPO,擬計劃募資20億元。其中,12億元用于智能制造中心項目,6.5億元用于激光雷達專屬芯片項目,1.5億元用于激光雷達算法研發項目。
累計虧損2.5億元
資料顯示,禾賽科技成立于2014年10月,是一家激光雷達廠商,主要產品包括用于無人駕駛和機器人的激光雷達,以及用于能源行業安全巡檢的激光遙測系統等。
根據招股書,禾賽科技的主營業務為高分辨率3D激光雷達以及激光氣體傳感器產。2017年至2019年與2020年前三季度,其分別實現營收1914.67萬元、1.33億元、3.48億元、2.53億元。
其中,激光雷達產品為主要產品。報告期內,該板塊分別實現營收1433.57萬元、1.28億元、3.28億元、1.91億元;氣體檢測產品實現營收分別為481.10萬元、440.05萬元、1955.43萬元、6224.52萬元。
2017年至2019年與2020年前三季度,禾賽科分別實現凈利潤-2427.23萬元、1611.23萬元、-14973.35萬元、-9379.75萬元。整體來看,禾賽科技在報告期的累計虧損為2.52億元。
報告期內,禾賽科技的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74.87%、75.62%、76.24%、71.19%。禾賽科技稱,激光雷達屬于新興產業,技術含量較高,研發與制造壁壘較高,多項產品的性能在國內外處于領先地位,其具有較強的定價權。
向競品購買專利
貝多財經發現,禾賽科技于2018年曾實現約1600萬元的凈利潤,但在2019年便轉為虧損1.5億元,2019年的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了1029.31%。禾賽科技稱,主要是大額研發投入所致。
2017年、2018年、2019年與2020年前三季度,禾賽科技的研發投入金額分別為0.29億元、0.62億元、1.68億元與1.63億元,分別占當期營業收入的151.02%、46.54%、48.32%與64.43%。
對比來看,禾賽科技的研發投入占比遠高于同行上市企業。其列舉的同行可比企業睿創微納(SH:688002)同期的研發占比分別為17.18%、16.94%、16.22%、11.59%,道通科技(SH:688208)分別為24.05%、13.91%、14.03%、16.68%。
根據招股書披露,截至2020年9月30日,禾賽科技共擁有167項中國境內專利。其中,38項為發明專利,88項為實用新型專利,41項為外觀設計專利;在境外公司及其子公司共擁有10項專利。
據了解,禾賽科技的銷售費用率也偏高。報告期內,睿創微納、道通科技、高德紅外等3家可比上市公司的平均銷售費用率分別為8.19%、7.70%、7.50%、6.10%,而禾賽科技的銷售費用率分別為24.30%、17.59%、18.11%、25.58%。
值得關注的是,禾賽科技還曾與美國激光雷達公司Velodyne產生過專利糾紛。2019年8月,Velodyne在美國指控禾賽科技侵犯其在美國注冊的旋轉式激光雷達相關專利。而后,禾賽科技在德國及中國反訴Velodyne。
最終,雙方達成和解。2020年6月24日,禾賽科技與Velodyne簽署《訴訟和解和專利交叉許可協議》。協議中,雙方均否認對另一方的專利存在侵權行為,并約定在全球范圍內交叉許可雙方現有和未來的專利。
據了解,該協議有效期限至2030年2月26日。在協議有效期內,雙方承諾不在旋轉式激光雷達領域對對方提出任何專利訴訟。協議顯示,禾賽科技需向Velodyne支付和解費用,包括專利補償費用及許可使用費。
其中,禾賽科技于2019年向Velodyne支付了約1.6億元的專利許可補償費。除了專利許可補償費外,自2020年至2022年,禾賽科技每年需支付固定金額的專利許可費。2020年前三季度,該項費用金額為1500.92萬元。
禾賽科技在招股書中表示,未來不排除公司仍會與他方發生專利爭議或糾紛的可能性。不過,禾賽科技并未在招股書中披露,其每年需要支付的專利許可費金額。
孫愷持股10%
股權方面,禾賽科技的實際控制人為孫愷、李一帆、向少卿。本次發行前,三人股權比例分別為10.23%、9.90%、9.90%,合計持有公司股份1.08億股,合計持有表決權比例為68.21%。
同時,孫愷等三人還通過員工持股平臺上海樂以間接控制比例為3.24%的表決權,共同合計控制的表決權比例為71.45%。機構股東中,光速中國、百度、德國博世集團(下稱博世)分別持股7.98%、7.88%、7.65%,上海樂以持股7.13%。
IPO后,孫愷、李一帆、向少卿分別持股8.7%、8.41%、8.41%,百度持股6.7%,博世持股6.5%,上海樂以持股6.06%。通過設置的A類、B類股,孫愷等三人仍是禾賽科技的實際控制人。
其中,禾賽科技董事長李一帆擔任董事、總經理兼首席執行官,孫愷擔任禾賽科技董事兼首席科學家,向少卿擔任董事兼首席技術官。除了李一帆等外,禾賽科技的高管還包括高級副總裁、董事會秘書楊彩蓮,財務總監顏璞等。
據了解,博世、百度也是禾賽科技的重要客戶。2019年,博世、百度分別列為其前五大客戶的第2位和第3位,合計貢獻營收4787.29萬元,占當年營業收入13.74%。
2020年前三季度,博世及百度便不再是禾賽科技的前五大客戶。2020年,10月,百度還宣布與美國公司Velodyne達成合作,而Velodyne則是禾賽科技的競爭對手。
此前,禾賽科技曾宣稱會成為百度的“阿波羅之眼”。早在2017年,禾賽科技也曾與百度Apollo發布自動駕駛開發者套件Pandora,卻被Velodyne截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