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年健康(SZ:002044)的股價接連下跌,并在2021年9月1日創造了年內新低,一度跌至7.00元/股。相比之下,其2021年2月23日的股價則高達20.15元/股,差異值達到65.26%。
貝多財經發現,同樣在9月1日,中金公司曾發布對美年健康的研報,稱考慮到疫情對該公司體檢業務服務周期及經營狀況仍存在一定程度影響,下調2021-2022年EPS預測31.5%/36.9%至0.15元、0.19元。
與此同時,中金公司對美年健康維持“跑贏行業”評級,并稱考慮到近期板塊估值中樞下移,下調目標價40.6%至8.5元,對應21-22年P/E分別為57.1倍、43.9倍,較當前股價有20.1%的上漲空間。
換句話說,中金公司對美年健康的表現依然看好,但卻對其股價進行了大幅下調,降幅超過四成。此前的2021年4月中旬,中金公司也曾針對美年健康2020年年報下調其目標價,即下調目標價36.6%至13.0元。
而在2021年5月,中金公司曾在對美年健康的2021年第一季度業績的點評中稱,維持“跑贏行業”評級,考慮到近期板塊估值中樞上移,上調目標價10.0%至14.3元。
持續錄得虧損,業績增長穩定性不足
從業績表現方面來看,美年健康并不算健康。2020年度,美年健康實現總營收78.15億元,同比減少8.3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54億元,而2019年同期則為虧損8.66億元,實現扭虧為盈。
值得一提的是,美年健康能夠實現扭虧為盈,與其在2020年內轉讓美因基因股權而獲得投資收益不無關系。數據顯示,其2020年度的非經常性損益為11.54億元。
換句話說,美年健康2020年度的非經常性損益占扣非前歸母凈利潤的比例為208.3%,扣非后凈虧損6億元,連續兩年為負。據了解,美年健康還因此收到了深交所下發的問詢函,深交所要求其說明是否對非經常性損益存在重大依賴。
2021年上半年,美年健康實現營業收入33.77億元,同比增長85.25%。凈虧損4.28億元,2020年同期則為凈虧損7.82億元。其中,2021年第二季度凈虧損400萬元,環比第一季度的凈虧損4.24億元大幅收窄。
中金公司分析師認為,隨著疫情影響消退、逐步進入體檢旺季,美年健康的客流有望迎來較快的恢復性增長。截至2021年上半年末,美年健康共有607家體檢中心,其中控股263家。
但也正如中金公司研報所言,體檢頻率通常為一年一次。這也意味著,基于體檢需求而建立的商業模式缺少一定的穩定性。若要擺脫這種局面,需要在此基礎上輔以醫療服務等附加服務,才有可能形成穩定循環。
而以體檢服務為主營業務的美年健康,則已經在2019年、2020年連續兩年錄得扣非后大額虧損。相比之下,美年健康在重組時約定的業績對賭期間(2015年至2018年)均實現數億元利潤,完成業績承諾。
但即完成業績承諾后的首個財年——2019年,美年健康便開始錄得巨額虧損,業績180度大轉彎。同期,美年健康的營收增速也由2015年、2016年的46.89%、105.29%驟降至2019年的0.79%,2020年更是同比下降8.33%。
不過,美年健康也在尋求改善的措施。一方面通過一系列管理舉措大幅優化體檢流程、落實監察監管制度,促成統一服務標準,樹立品牌整體形象。其中,包括在選址、布局及設計等方面持續進行優化和提升等。
另一方面,通過持續優化組織管理與信息系統,將旗下業務和門店的管理進行系統化、標準化整合,降低運營成本,提升單店盈利能力,釋放規模效應,以增強整體效益和企業的安全穩定性。
此外,美年健康在學科建設和醫療資源領域與大型公立醫院相互賦能,逐步形成“集團層面聚焦專科醫聯體與屬地層面下沉綜合醫聯體”相結合的點面醫防協同格局,并通過與國內公立醫療機構合作實現資源互補。
股價創新低,總市值縮水超500億元
業績大變臉的同時,美年健康的股價開始“坐上過山車”,就連阿里巴巴也忍不住開啟了減持。2019年10月,阿里巴巴及其關聯方受讓約10.82%美年健康股份,交易完成后將成為美年健康的第二大股東。
據了解,阿里巴巴耗資近50億元以每股12元的價格收了美年健康10.82%的股權,并以每股11.55元的價格接了美年健康18.4億元的定增。而在2020年11月2日和3日,阿里巴巴則減持了美年健康1.3794%的公司股票。
減持完成后,阿里網絡和一致行動人持有的美年健康股份下降至13.0276%。不止阿里巴巴,美年健康實際控制人俞熔也在2020年11月2日、3日減持該公司股票1338萬股,占美年健康總股本的0.34%。
而截至目前,美年健康的股價則接連創造新低,更是在2021年9月1日一度跌至7.00元/股。僅就賬面來看(不考慮分紅等),阿里巴巴持股至今已經開始大幅虧損。
整體來看,自2021年2月創造新高以來,美年健康的股價整體呈現下降態勢。今年9月1日,美年健康的股價更是跌至7.00元/股,創造了年內新低,也是2015年借殼重組上市結束連續漲停以來的最低報價。
按此計算,美年健康的總市值為279.98億元。對比來看,美年健康的市值較2021年2月23日的年內市值最高點788.67億元蒸發約509億元,在半年內(6個月)相對縮水64.5%,已然“腰斬”。
作為應對,美年健康近期還推出了2021年員工持股計劃(草案)。根據草案,此次員工持股計劃的資金總額不超10億元。按8月20日的收盤價7.37元/股測算,2021年員工持股計劃可持有股票數量約1.36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3.47%。
在中金公司看來,推出員工持股計劃,有望為美年健康長期發展提供堅實動力。而美年健康實際控制人俞熔將為參與本次持股計劃的員工本金提供保本保障,有望強化對核心員工的長期激勵效果,為其穩健發展提供堅實動力。
即便如此,美年健康的股價也未能得到大幅提振。 此外,2021年一季度末持股比例3.13%的興全趨勢、持股比例2.72%的易方達藍籌精選已經退出美年健康十大股東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