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推想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推想醫療”)在證監會國際部提交《境外首次公開發行股份(包括普通股、優先股等各類股票及股票派生的形式)審批》材料。
若進程順利,推想醫療或將于近期在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據貝多財經了解,推想醫療成立于2016年。此前,推想醫療曾計劃在科創板上市,并在2020年12月與中信建投證券簽訂上市輔導協議。
此前的輔導進展報告顯示,推想醫療的主營業務為利用人工智能軟件分析DR、CT及MRI等醫學影像數據,為醫生提供精準、高效的輔助診斷工具,提高醫療診斷的精準度。
推想醫療的主要產品包括InferRead人工智能輔助診斷產品、InferScholar人工智能學者科研平臺等,前者主要利用深度學習卷積神經網絡模型,通過醫學影像數據訓練和模型優化,自主識別可疑病灶,為醫生臨床診斷提供幫助;
后者主要以深度學習科研平臺賦能全院級、全病種AI科研,賦予不具備計算機編程能力的醫學研究人員開展AI科研的能力。
今年7月23日,推想醫療還宣布完成9億元D+輪融資,投資方為ZPF中關村并購母基金、高盛(中國)、建信信托、啟峰資本、投控東海、橡櫟股權投資、一村資本、中關村科學城以及上海聯一等。
根據天眼查信息,推想醫療成立至今合計完成7輪融資,投資方包括紅杉資本、啟明創投、鼎暉投資、元生資本和高盛等。其中,紅杉資本對推想醫療的持股比例超過10%,為其第一大外部股東。
當前,陳寬為推想醫療的董事長,直接持股11.79%,合計持股約19.40%。除了陳寬外,推想醫療的董事會成員還包括杜磊、馮曉源、武楠、HUA HUA、林倩麗、徐維英、王少康、王焜等。
資料顯示,推想醫療其以“AI改善生命健康”為愿景,致力成為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醫療高新科技企業。推想醫療采取“一橫一縱”和“國際化”戰略布局打造立體化產品線,全面覆蓋重大疾病及感染性疾病。
推想醫療宣稱,其利用人工智能和深度學習技術開發多個平臺,為客戶提供“篩、診、治、管、研”醫療全流程智慧解決方案,包含AI輔助預防篩查、AI輔助診斷、AI輔助治療、AI輔助隨訪、AI質控和AI科研六大服務板塊。
截至目前,推想醫療尚未終止在科創板上市的進程。今年8月9日,北京證監局還披露了中信建投證券報送的對推想醫療上市輔導工作的第三期進展報告,簽字的時間為2021年7月5日。
在此之前,中信建投證券分別在2021年4月、5月報送了一次對推想醫療輔導工作的進展報告。有分析認為,推想醫療或將暫時放棄在科創板上市的計劃,轉道港交所。
貝多財經了解到,原計劃登陸科創板的百奧賽圖也同樣選擇了擬赴港交所上市的計劃。近期,百奧賽圖已經和中金公司簽署了終止輔導協議,并在中國證監會國際部報送了境外上市申請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