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中國平安旗下平安健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HK :01833,下稱平安好醫生)發布2020年財報。財報顯示,平安好醫生2020年營收68.66億元,凈虧損9.485億元。
具體來看,2020年,平安好醫生營收68.66億元,同比2019年的50.65億元增長35.5%;凈虧損9.485億元,較2019年的凈虧損7.47億元增加27.0%;經調整凈虧損為5.158億元,同比減少25.8%。
近6年合計虧損47億元
平安好醫生稱,主要是因為人民幣大幅升值導致公司境外外幣資產產生的匯兌損失增加,以及海外合營公司因規模增長導致的虧損增加所致。如剔除匯率波動和員工期權影響,經調整的凈虧損為5.16億元,同比減虧25.8%。
其中,在線醫療持續的貢獻收入為15.66億元,同比增長82.4%,占平安好醫生2020年整體收入的比重從2019年同期的16.9%上升到22.8%,同比增加5.9個百分點。
平安好醫生還稱,除去戰略升級的投入影響,其傳統業務產生的凈虧損同比減少65.6%至2.39億元。平安好醫生首席財務官葉瀾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公司在行業機遇下將加大戰略升級及投資,因此實現盈虧平衡點的時間將有所推遲。
此前,原平安好醫生董事會主席、CEO王濤曾在平安好醫生2019年業績發布會上表示,“公司將努力在2021年實現盈虧平衡。”而在2020年5月,王濤則被董事會免職。
根據平安好醫生以往財報數據,2015年至2019年,平安好醫生虧損總額分別為3.24億元、7.58億元、10.02億元、9.12億元、7.47億元。加上2020年凈虧損9.485億元,近6年合計虧損約47億元。
葉瀾認為,平安好醫生是有盈利能力的,從近幾年的財務表現來看,費用率在不斷下降,經營虧損率也在不斷縮小。葉瀾稱,“因為戰略升級需要加大投資,因此盈虧平衡點會有一定的推遲。”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平安好醫生的注冊用戶數為3.73億人,較2019年末增加5760萬人,增長率為18.3%。2020年12月的月活躍用戶數和月付費用戶數分別為7260萬人和400萬人,同比分別增長8.5%和34.1%。
報告期內,平安好醫生的平均付費用戶轉化率為4.9%,較2019年同期的4.0%提升0.9個百分點。其中,付費用戶中的醫療付費用戶占比為35.1%,日處方銷售單量較2019年上漲88%。
商標侵權訴敗后App更名
值得關注的是,平安好醫生還于今年1月27日宣布,旗下“平安好醫生”APP更名為“平安健康”。對于更名,平安好醫生曾在公告中表示,更名是公司戰略升級的直接體現。
但據貝多財經了解,平安好醫生曾與位于四川的好醫生藥業集團有著近3年的商標侵權糾紛。最終,好醫生藥業集團的“好醫生”商標被予以保護,而“平安好醫生”商標被宣告無效。
判決書顯示,依法撤銷國家知識產權局關于“平安好醫生及圖”有效的決定,即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平安”)在醫療大健康產業上搶注的七件 “平安好醫生”系列商標被依法宣告無效。
2020年5月12日,平安好醫生曾在《中國消費者報》上刊登聲明,公開向好醫生藥業集團道歉,并稱系對此前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的二審終審判決結果的執行,其尊重并支持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的二審判決。
此前,中國平安方面曾表示,其對相關商標可以規范、完整使用,日常業務和公司運營中對上述商標的使用、宣傳均不受到任何影響。但法院最終判決,“平安好醫生”系列商標被依法宣告無效。
在法律層面失效后,平安好醫生仍在使用“平安好醫生”等名義經營業務,并尋求上訴。而在2020年12月1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終審裁定,再度駁回中國平安對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和國家知識產權總局的起訴。
今年1月27日,平安好醫生發布公告,稱伴隨公司戰略的全面升級,“平安好醫生”App正式更名為“平安健康”。對于平安好醫生更名,好醫生藥業集團表示,感謝嚴格執法、公正判決。
同時,好醫生藥業集團也稱,“希望大企業要有大企業的樣子,大企業要有大企業的擔當,不再隨性踐踏掠奪他人的知識產權無形資產,立足根本,真正強大,成為保護知識產權的領路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