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圣諾制藥(Sirnaomics Ltd.)公開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準備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中金公司為獨家保薦人。圣諾制藥稱,其是首家在腫瘤學RNAi治療領域取得積極IIa期臨床結果的公司。
據了解,圣諾制藥在境內的主要經營主體為圣諾生物醫藥技術(蘇州)有限公司、圣諾生物醫藥技術(廣州)有限公司。根據公開信息,圣諾制藥已經累計完成多輪投資,IPO前合計融資約2.6億美元。
根據招股書,圣諾制藥是在中國及美國均占有重要市場地位的首家及唯一一家臨床階段RNA療法生物制藥公司,正探索及開發創新藥物,用于具有顯著未滿足醫療需求及龐大市場機會的適應癥。
圣諾制藥認為,傳統療法通常直接靶向引起疾病的蛋白質而發揮療效,而RNAi療法則令編碼蛋白質的基因沉默而發生作用,從而防止產生與疾病相關的蛋白質,并最大限度地減少或消除其潛在的不利影響。
圣諾制藥在招股書中表示,其管線候選藥物主要針對RNAi治療方法。根據介紹,mRNA療法及疫苗旨在將mRNA遞送至細胞進行表達,以補償缺陷基因或提供治療性蛋白質。
根據圣諾制藥介紹,其最早可追溯至2007年,由陸在美國創立的Sirnaomics,2008年成立蘇州Sirnaomics。當前,圣諾制藥正為廣泛的傳染病、罕見病及腫瘤適應癥開發mRNA療法及疫苗。
圣諾制藥稱,專有的PNP遞送平臺旨在解決LNP(多肽納米顆粒)及傳統GalNAc RNAi遞送平臺的瓶頸,并用于其STP705及STP707候選產品,且有可能擴大RNAi技術的范圍。
同時,新型GalNAc偶聯物遞送平臺依賴肽偶聯物及或獨特的RNA結構,可敲低單個或多個不同的mRNA靶標。圣諾制藥稱,其GalAhead?遞送平臺將GalNAc部分與可同時靶向一種或多種基因的獨特RNAi觸發結構結合。
除PNP及新型GalNAc RNAi遞送平臺外,圣諾制藥認為,目前正在開發的許多高度創新遞送平臺,包括先進的siRNA藥物偶聯物、PNP及PLNP的mRNA制劑以及通過氣道遞送進行腫瘤靶向及呼吸道病毒治療。
圣諾制藥在招股書中稱,其已經自主開發并擁有主要候選產品STP705及STP707的全球權利,在早期階段獨家授權覆蓋其PNP遞送平臺的核心專利,在內部開發并擁有創新GalNAcRNAi遞送平臺的全球權利。
圣諾制藥表示,PNP及GalNAc RNAi遞送平臺推動其不斷擴大的早期候選產品管線。圣諾制藥還稱,其計劃擴大候選產品的臨床開發,并隨后將由此產生的療法商業化。
不過,圣諾制藥也在招股書中坦言,其于往績記錄期間及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并無自產品銷售中產生任何收入。且圣諾制藥預計,其在一種或多種候選藥物商業化之前不會自產品銷售中產生任何收入。
關于商業化,圣諾制藥認為,商業經營規模及成效將對該公司業務至關重要。圣諾制藥稱,其打算利用直銷團隊及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商業化其候選藥物(如獲批),實現地域及渠道覆蓋。
20219年、2020年以及2021年前5個月,圣諾制藥的其他收入分別為44.0萬美元、77.1萬美元和8.5萬美元,對應的期內虧損(凈虧損)分別為1712.7萬美元、4642.8萬美元與2333.9萬美元。
報告期內,圣諾制藥分別產生研發費用1021.3萬元、1489.4萬元與976.6萬元。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其擁9項在中國的專利,8項在美國的專利,2項在歐洲的專利,以及76項待批專利申請。
圣諾制藥稱,其致力于利用新型遞送平臺開發創新的生物制藥藥物,用于多種疾病適應癥,包括腫瘤學、纖維化疾病及病癥、病毒性疾病及心臟代謝疾病;專注于為RNA療法開發新的遞送平臺,克服傳統RNA遞送工具的局限性。
股權方面,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圣諾制藥創始人、董事會主席、執行董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陸陽于12,499,625股股份中擁有權益,相當于圣諾制藥已發行股本總額的約15.52%。
圣諾制藥在招股書中稱,陸陽并非中國公民。除了陸陽外,其非執行董事戴曉暢持股9.62%。此前,戴曉暢曾任云大科技(SH:600181,已退市)執行董事兼首席科學家、沃森生物(SZ:300142)董事長、昆藥集團(SH:600422)總裁等職務。
2009年、2017年、2019年、2020年與2021年,圣諾制藥分別完成A輪、B輪、C輪、C+輪、D輪和E輪及以后投資。圣諾制藥稱,其投資者包括專注投資醫療行業組合的企業集團及基金,包括前海旋石基金、上海沃嘉及仙瞳投資。
招股書顯示,上海沃嘉的背后為沃森生物。當前,沃森生物通過上海沃嘉持股4.46%。同時,上海沖石持股5.67%,仙瞳投資持股4.90%,上海越圣持股4.14%,北京博瑞持股3.88%。
此外,香雪制藥(SZ:300147)也通過廣州香雪持有少量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