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港交所披露的信息顯示,康諾亞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康諾亞生物”)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并披露了聆訊后資料集(即“招股書”)。
據了解,康諾亞生物由原君實生物創始人陳博創建。此前,陳博曾出任主席兼行政總裁,但在2015年開始逐步退出君實生物,并于2016年辭任君實生物首席科學家職務。
信息顯示,君實生物在準備科創板上市時還曾回復過問詢,稱陳博認為自身更適合初創企業的經營管理,因而退出君實生物并自主創業。資料顯示,君實生物于2018年12月在港交所上市,并于2020年7月登陸科創板。
貝多財經了解到,康諾亞生物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生物科技公司,擁有五種臨床階段的候選藥物,在國產同靶點藥物或同類別藥物中,每種均處于取得中國及美國臨床試驗申請批準的前三位。
根據介紹,康諾亞生物主要專注于自主發現及開發創新生物療法并與其他制藥及生物技術公司合作,以滿足自體免疫及腫瘤治療領域中一些巨大的醫療缺口,如特應性皮炎、哮喘、慢性鼻竇炎及胰腺癌等。
招股書顯示,康諾亞生物擁有超過十種候選藥物處于內部研發階段,其中五種處于臨床階段。同時,其擁有九種可進入試驗性新藥(IND)申請及后期階段的候選藥物的產品線,核心產品為CM310。
截至目前,康諾亞生物尚未產生任何收入。2019年、2020年,該公司來自于其他收入及收益的收入分別為1565萬元、4119萬元,對應的凈虧損分別為1.67億元、8.19億元。
與之對應的是,康諾亞生物報告期內的研發開支分別6481萬元、1.27億元,行政開支分別為1516萬元、2155萬元。截至2020年末,康諾亞生物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99億元,較2019年的4.32億元減少53.94%。
股權方面,IPO前,康諾亞生物創始人Bo CHEN(陳博)通過Moonshot持股36.58%,通過Eagle Hero持股8.45%,合計控制約康諾亞生物45.03%的股份,為該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同時,高瓴資本通過Hillhouse持股12.18%,Hankang(漢康)持股7.79%,博裕資本通過Spring Aquila Limited持股6.4%,聯想之星持股5.76%,禮來亞洲基金持股5.36%,其余單個股東持股比例均不足5%。
根據招股書,2021年3月10日,康諾亞生物與上海津曼特生物科(石藥集團的全資附屬公司)訂立獨占許可協議,以在中國大陸地區開發和商業化CM310中度至重度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其他呼吸疾病適應癥。
一經批準,石藥集團將成為有關領域(包括哮喘)及有關地區的CM310上市許可持有人。康諾亞生物稱,為在有關領域及地區內開發和商業化CM310,石藥集團將向其購買CM310。
根據協議,石藥集團應向康諾亞生物支付一筆7000萬元的一次性、不可退還、不可抵扣的前期付款。此外,石藥集團將在完成開發后向康諾亞生物支付最多1億元,完成銷售后支付最多2億元,并按照銷售額支付分級特權使用費。
根據介紹,康諾亞生物的首個符合現行藥品生產質量規范的生產設施于2019年在成都市建成,總產能為1600公升。同時,其預計在2022年完成第一階段新商業化規模生產設施,預計將為公司提供16000公升的額外產能。
不過,目前還都用不上。康諾亞生物稱,其在往期記錄期間及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該公司沒有商業化的產品,因此沒有客戶。換句話說,康諾亞生物所設立的生產設施暫時無法投入生產。
由于并未商業化,康諾亞生物一直處于“燒錢”狀態,致使其持有的現金流長期緊張,在2020年12月末降至1.99億元。不過,康諾亞生物在2021年2月完成1.21億美元(人民幣7.84億元)C輪融資,才有所緩解。
康諾亞生物稱,自2021年1月1日起計的約54個月內可保持財務可行性。同時,其將繼續密切監控經營所得現金流量,且如有需要,預期將進行下一輪融資,最短緩沖期為12個月。
這也意味著,如果不及時融資,康諾亞生物的現金流或將陷入枯竭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