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披露的信息顯示,北京全式金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全式金”)因發行人撤回發行上市申請,保薦人國泰君安證券撤銷保薦,上海證券交易所終止其發行上市審核。
據貝多財經了解,全式金于2022年6月22日遞交招股書,準備在科創板上市,計劃募資10億元,其中3.5億元將用于體外診斷產品研發項目,1.5億元用于重組蛋白核心原料研發項目,3億元用于營銷網絡建設項目,另外2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值得一提的是,全式金并未更新招股書,停留在“問詢階段”。據此前招股書介紹,全式金是一家主要從事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蛋白類生物試劑和體外診斷試劑的研發、生產、銷售的企業。
天眼查信息顯示,全式金成立于2006年3月,共對外投資了2家企業。目前,該公司的注冊資本為5000萬元,法定代表人為辛文,股東包括辛文、JIANGUO FAN(范建國)、黃大衛、全式合伙等。
全式金在招股書中表示,該公司擁有超過150種核心蛋白原料、1000余種分子生物學試劑、100余種細胞生物學試劑、100余種蛋白類生物試劑以及10余種體外診斷試劑,其中分子生物學試劑市場份額在國產品牌中排名第二。
據招股書介紹,全式金已覆蓋1000多所科研院校中超過19200個科研課題組和2800多個工業客戶,客戶涵蓋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復旦大學、中國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校以及卓誠惠生、新希望、諾禾致源、華大基因、舒泰神、南模生物等企業。
2019年、2020年和2021年(下稱“報告期”),全式金的營收分別為1.10億元、1.40億元和2.30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113.31萬元、3156.20萬元和7577.25萬元,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1090.19萬元、3122.47萬元和7556.53萬元。
按業務結構來看,全式金的收入主要來自生物試劑產品。報告期內,全式金的生物試劑產品收入分別約為1.09億元、1.36億元和1.82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00.00%、97.59%和79.29%。
貝多財經發現,全式金還有部分收入來自新冠檢測相關產品。2020年、2021年度,該公司新冠相關產品收入分別為4305.24萬元和9757.32萬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0.92%和42.59%。
全式金在招股書中稱,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圍內爆發,該公司生產的新冠檢測相關產品以及作為新冠檢測試劑生產原料的生物試劑市場需求迅速擴大,從而使得該公司收入、業績快速增長。
本次上市前,全式金無控股股東,辛文、黃大衛、范建國三人為該公司的共同實際控制人。IPO前,辛文、黃大衛、范建國三人分別直接持有該公司26.2135%的股權,合計控制該公司88.2491%的股權。
據招股書披露,辛文、黃大衛、范建國分別持有全式金管理33.33%的出資額,全式金管理持有全式合伙2.26%的財產份額,且為全式合伙執行事務合伙人,全式合伙持有全式金9.6086%的股權。
同時,耿亮持股9.0391%,高占榮、李愛玲均分別持股1.3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