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披露的信息顯示,科創板上市委已經對重慶智翔金泰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智翔金泰”)發出了首輪問詢函。據貝多財經了解,智翔金泰的招股書于2022年6月20日獲得受理。
本次沖刺科創板上市,智翔金泰計劃募資39.80億元,其中4.06億用于抗體產業化基地項目一期改擴建,15.00億元用于抗體產業化基地項目二期,12.32億元用于抗體藥物研發項目,8.42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公開信息顯示,智翔金泰成立于2015年,專注于新型單克隆抗體藥物的研究開發和產業化。根據招股書介紹,該公司是一家創新驅動型生物制藥企業,主營業務為抗體藥物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在研產品為單克隆抗體和雙特異性抗體。
目前,智翔金泰已形成完整的創新藥物發現、工藝開發、臨床研究和商業化生產的產業鏈布局,致力于為患者持續提供可信賴、可負擔的生物技術藥物,滿足人民群眾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
截至2022年5月31日,智翔金泰5個產品(8個適應癥)已進入臨床研究階段,其中GR1501中重度斑塊狀銀屑病、放射學陽性中軸型脊柱關節炎適應癥已處于III期臨床試驗階段、狼瘡性腎炎適應癥已經提交臨床試驗申請。
據介紹,智翔金泰的GR1501(重組全人源抗IL-17A單克隆抗體,通用名賽立奇單抗)預計在2024年初獲批上市,GR1801(重組全人源抗狂犬病病毒G蛋白雙特異性抗體)預計在2025年獲批上市,GR1802(重組全人源抗IL-4Rα單克隆抗體)預計在2026年獲批上市。
截至招股書簽署日,智翔金泰已取得授權的中國專利23項,已進入審查階段的中國專利申請8項。據智慧芽數據顯示,智翔金泰共有31項專利申請信息,其中發明專利30件,有效專利18項。
當前,智翔金泰的PCT申請量為7件,在指定有效期內的1件,已在5個除中國外的國家/地區布局。通過算法分析,智翔金泰的專利布局主要專注在單克隆抗體、雙特異性抗體、結合片段、多核苷酸、G蛋白等技術領域。
目前,智翔金泰的產品尚未獲批上市,因此未產生主營業務收入。不過,該公司現已啟動專業銷售團隊的組建工作,未來隨著產品獲批上市,發行人(智翔金泰)計劃通過自有銷售團隊和尋求合作伙伴的方式進行產品銷售。
招股書顯示,智翔金泰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的營收分別為3.11萬元、108.77萬元和3919.02萬元;凈利潤分別為-1.57億元、-3.25億元和-3.22億元,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7317.10萬元、-1.42億元和-3.34億元。
2019年、2020年和2021年,智翔金泰的研發費用分別1.25億元、2.28億元和2.95億元,近三年的研發投入金額累計為6.48億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該公司員工總數313人,其中技術研發人員273人,占比為87.22%。
在本次上市前的股權架構中,智睿投資直接持有智翔金泰72.73%。其中,蔣仁生直接持有智睿投資90%股權,并通過其控制的智飛生物持有智睿投資10%股權。故蔣仁生可通過智睿投資控制智翔金泰股東大會72.73%表決權,為該公司實際控制人。
當前,蔣仁生為智翔金泰董事。除了蔣仁生外,智翔金泰的董事長單繼寬直接持有該公司5.29%的股份,其擔任執行事務合伙人的匯智鑫(員工持股平臺)持有公司4.17%的股份;董事、首席科學官劉志剛持股2.27%,董事、總經理常志遠持股0.91%。
據介紹,智翔金泰堅持創新為本,技術團隊經驗豐富,常年深耕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和腫瘤等治療領域,對于相關領域的現狀和發展方向有著深刻的理解和卓越的視野,未來將繼續注重創新藥物的先進性、獨特性和差異化研發,保持產品在業內的領先地位。
同時,智翔金泰推行產業為綱,整合資本、人才和技術優勢,完善從分子發現、工藝開發和質量研究、臨床研究到產業化實施的全鏈條平臺,加快產業化基地建設,為患者持續提供可信賴、可負擔的生物技術藥物,滿足人民群眾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