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中嘉和醫學技術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美中嘉和”)在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材料,準備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中金公司和海通國際為聯席保薦人。
貝多財經了解到,美中嘉和成立于2008年7月,其前身為北京泰和誠醫院管理有限公司,后在2015年更名為“美中嘉和”。2016年1月25日,美中嘉和曾在新三板掛牌,代碼為“835660”,后于2018年2月22終止掛牌。
特別說明的是,美中嘉和系北京泰和誠醫療技術有限公司(下稱“泰和誠醫療”)的子公司。據了解,后者是一家醫療服務運營平臺,于2009年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代碼為“CCM”。
泰和誠醫療前不久公布的年報顯示,該公司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的收入分別為1.98億元、2.23億元和4.86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56.67%;凈利潤分別為-3.52億元、-4.04億元和5.23億元,其中2020年、2021年的虧損金額分別同比增長14.7%、29.4%。
整體來看,泰和誠醫療的收入實現了大幅增長,尤其是2021年更是同比增長117.9%,增速是其上市以來最快的一年。同時,泰和誠醫療的虧損金額也在飆升。此外,泰和誠醫療的毛利率波動明顯,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分別為-8.0%、5.9%和-11.7%。
回到美中嘉和身上,據招股書介紹,美中嘉和是中國領先的以先進腫瘤診療技術研究及應用為特色的腫瘤醫療整體解決方案平臺,也是中國少數擁有多個質子治療室的私營醫療機構之一。
美中嘉和表示,其通過自營醫療機構為癌癥患者服務及通過網絡業務賦能第三方醫療機構。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該公司于中國擁有八家自營醫療機構,包括兩家腫瘤醫院、四家診所(或門診部)一家影像診斷中心以及一家互聯網醫院。
據智慧芽數據顯示,美中嘉和共有6項專利申請信息以及26項軟件著作權登記信息,其中6項均為發明專利且已獲得授權。通過算法分析,美中嘉和的專利布局主要專注在水凝膠、一定量、水溶性、混合液、油溶性等技術領域。
財務方面,美中嘉和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的營收分別為1.27億元、1.66億元和4.71億元,年內虧損(凈虧損)分別為2.81億元、5.94億元和8.32億元,在非香港財務報告準則下的經調整凈虧損分別為9204.6萬元、3.22億元和4.88億元。
對于收入從2019年的1.27億元增加31.3%至2020年的1.66億元,美中嘉和稱,主要是因為其醫療機構產生的收入從2019年的4370萬元增加91.1%至2020年的8350萬元,此乃由于上海影像中心于2020年開始全面運營的收入貢獻及上海門診部的收入增加。
對于2021年營收大幅增加,美中嘉和表示,主要是由于美中嘉和的醫療機構產生的營收增加93%。同時,其網絡業務產生的收入從2020年的8280萬元大幅增加至2021年的3.09億元,是由于2021年升級服務能力及加大醫療解決方案的市場教育力度所致。
招股書顯示,美中嘉和的毛利率大幅下降,由2019年的25.8%、降至2020年的4.4%,并在2021年變成-10.0%。其中,美中嘉和醫院業務毛利率于往績記錄期間為負,主要是由于其的醫療機構于試行擴量階段產生重大運營成本。
不僅如此,美中嘉和的網絡業務毛利率則出現大幅下滑,該板塊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分別為72.0%、56.7%和21.9%,其中2020年、2021年分別減少15.3個百分點、34.9個百分點。
截至2021年12月31日,美中嘉和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36億元,而截至2020年12月31日則為4.25億元,相對減少2.89億元。美中嘉和表示,其現金主要用于為業務的日常營運提供資金。
成立至今,美中嘉和已經獲得多輪融資,其中2018年12月、2020年3月和2021年8月分別完成15億元A輪融資、7億元B輪融資和4億元C輪融資,每股成本分別為7.50元、9.00元和10.635元。完成C輪融資后,美中嘉和的估值達到69億元。
據貝多財經了解,美中嘉和的投資方包括中金資本、中信興業投資、歌斐資產管理、國富衡誠等。其中,中金資本通過中金佳泰持股18.50%,中信興業投資通過寧波信鈺持股11.99%,歌斐資產管理通過歌斐云諾持股5.47%。
同時,楊建宇控制的泰和誠醫療股東集團(CMM股東集團),即:上海醫學之星持股29.64%,北京泰和誠持股10.54%,天津泰和誠持股4.33%,上海信荷持股2.05%,通過投票委托安排可行使上海冠佑持股2.22%、長生資產持股2.05%的投票權。
招股書顯示,楊建宇最終控制上述股東合計50.83%的投票權,為美中嘉和的控股股東。當前,楊建宇為泰和誠醫療集團控股股東、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CEO),也是美中嘉和的創始人、執行董事、董事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