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7日,百德醫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下稱“百德醫療”)再次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材料,準備在香港主板上市。在此之前,百德醫療曾于2021年9月28日首次在港交所遞表。
招股書顯示,百德醫療是一家用于腫瘤微創治療的微波消融醫療器械的開發商及提供商,該公司專有的微波消融醫療器械用于治療良性腫瘤及惡性腫瘤,包括甲狀腺結節、肝癌、肺癌及乳腺腫塊。
根據介紹,微波消融指的是一種微創治療技術,利用微波能量產生的極高熱量改變腫瘤細胞蛋白質的性質,并使其凝結。微波消融治療已應用于不同的良性及惡性腫瘤并具有安全、微創、操作簡便、患者恢復快及并發癥低等優點。
部分類型的良性腫瘤可能通過稱為癌癥進展的過程轉變為惡性腫瘤。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肺結節、甲狀腺結節及乳腺結節患者的癌癥進展率分別為5.5%、5.0%和7.0%。微波消融治療可以通過抑制良性腫瘤發展為惡性腫瘤來阻止癌癥進展。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按2020年的銷售收入計,百德醫療是中國治療甲狀腺結節及乳腺結節的微波消融醫療器械第一大供應商。就2020年的銷售收入而言,百德醫療為中國第三大微波消融醫療器械供應商。
百德醫療于微波消融醫療器械市場開展業務,該市場增長潛力巨大。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中國微波消融手術數目由2016年的70900宗增至2021年的175600宗,預計于2026年達到700900宗,2022年至2026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33.7%。
往績記錄期間,百德醫療的所有收入均來自于中國,產品最終售予醫院以供患者最終消費。于往績記錄期間,該等醫院大多數為二級及三級醫院,遍佈中國22個省、直轄市及自治區。于2021財年,中國有303家醫院采購百德醫療的產品,其中159家為三甲醫院。
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百德醫療的收入分別為8502.9萬元、1.18億元和1.89億元,凈利潤分別為-4966.1萬元、4669.2萬元和7485.7萬元。以此來看,百德醫療于2020年實現扭虧為盈,2021年繼續保持增長。
對于2019年虧損,主要百德醫療由于可換股貸款的公平值變動虧損為8690萬元所致。在非香港財務報告準則計量下,百德醫療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的經調整后凈利潤分別為3316.2萬元、5197.4萬元和8361.7萬元。
據貝多財經了解,百德醫療最早注冊在廣東省廣州市,于2018年11月遷移至江蘇省蘇州市。從成立至今,百德醫療已完成多輪融資,最近一筆是2021年6月的9440萬元C輪融資,每股價格為74.36元。
信息顯示,百德醫療的C輪投資方包括中國銀行(通過旗下中銀國際投資)、港交所上市公司國際精密(HK:00929)、CVC等,完成C輪融資后的估值為8.38億元。其中,中國銀行斥資6200萬元參與認購。
根據C輪投資協議,百德醫療已向中銀國際投資保證并擔保,該公司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財政年度的經審核綜合純利(不包括非經常性收益、溢利或虧損)將不低于人民幣9170萬元及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財政年度將不低于1.26億元。
據招股書,百德醫療稱,若其2021財年、2022財年的實際純利低于保證溢利,該公司將就按以下公式計算的任何差額向中銀國際投資作出賠償:相關財政年度的差額=認購代價×(1–(相關財政年度的實際純利╱相關財政年度的保證純利))。
來源:招股書。
根據計算,百德醫療并未完成其在簽訂C輪融資協議時所約定的2021財年“業績對賭目標”,存在約8.8%的誤差。換句話說,百德醫療需向中銀國際投資(中國銀行)賠償超過500萬元。
在本次上市前的股權架構中,百德醫療創始人、執行董事、董事會主席兼行政總裁吳海梅持有59.95%的股權,為控股股東。同時,中國銀行通過BOCI Investment(即中銀國際投資)持股8.32%。